已成群文主流,上海加紧培养民俗文化青年“守护人”
2021-12-07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生于1989年的上海市群艺馆音乐指导孙彬彬这两天参加了上海市组织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民俗文化培训。虽然孙彬彬已是中国群文最高奖“群星奖”的获得者,但她在这个民俗培训中依然收获不小。上海正在加大对于青年群文工作者的培养力度,而一支综合素养齐整的群文人才队伍的建立,决定了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水准。

 “搞民俗活动,首先就不能民俗搞错了” 

孙彬彬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起先是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工作,但因为工作相当出色,作品《和·鸣》又获得了第十八届“群星奖”,目前她担任着上海市群艺馆的音乐指导。但是即便像孙彬彬这样的群文新锐,他们其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还是有盲区的。因为年轻,他们所处的时代已与传统已经相隔甚远,而群文工作者的身份就要求他们必须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理解。

上海市群艺馆副馆长吴榕美是个老群文了。她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征集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大集成,抢救了一大批民间音乐、舞蹈、故事等,老一代群文人很多人都参与了其中的工作。这本身也就说明,那一代群文人对民间艺术,对民俗文化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的。但是现在不少群文人这方面的素养有待提高。

就拿年俗来说,什么“走三桥,除百病”“摸庙门,保平安”“吃年糕,年年高”“百叶包肉,吉祥如意”“炒菜芯,讨彩头”,这些都是江南地区的独特年俗,是群文人搞活动最应该了解的。但是吴美榕注意到,其实这方面提升的空间还很大。“群文人在做活动策划中首先就是不能把我们的地方习俗搞错了,“要一过年就全国各地都吃饺子,各地都有关于吃的习俗,比如江南一代吃糕、团,还有很多过年的食品都有着美好的寓意。”

在吴美榕看来,群文工作者是民俗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和传播者,他们应该以此为基础进行群文创作,设计开展群文活动,特别是传统节庆活动。“现在上海的新市民不断增多,群文系统的新上海人很多区、街镇都已超过半数,虽然上海有着很强的文化融合能力,但是仍然希望这种融合不要以失去地域的传统‘底色’为代价。”

 民俗文化不能只停留在田野考古里 

上海群文系统培养民俗文化青年“守护人”已是当务之急。此次培训,围绕节日文化,对上海的青年群文人进行一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

为什么江南民居的门庭、屋脊、飞檐随处可见飞鸟?为什么我们结婚是送喜蛋?“羽化成仙”“东道主”“东家”这些词从何而来?“鸟是江南文化形象代表”,华东师大终身教授陈勤建老师在“江南文化之根——稻作鸟文化”的讲座中用详尽的田野调查资料讲述了江南地区从稻作生产中萌发了鸟崇拜、太阳崇拜,并反映在江南建筑、服饰、民间文学等上面。“民间传说看上去荒诞不经,但其中内含着民间历史文化的真实。”同时,他也表示,这些民俗文化应该很好地表现在当代文化生活里、音乐舞蹈等艺术中,如果只是埋没在田野调查里、民俗研究中,那就比较遗憾了。

对于参加此次培训,孙彬彬觉得受益匪浅。“远古江南先民以鸟为自己的图腾,听完讲座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前对这方面涉猎不多,了解了这些,让我对理解和传承江南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找到了自己文化的根基。”这也让她开始反思自己创作的作品中过去对民间文化涉猎不多,她希望能在今后的创作中,多借鉴、吸收一些民俗民间文化,创作出更多反映江南文化的优秀作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到,目前80后和90后青年群文工作者在很多公共文化馆已经占到一半以上,并且已经扛起了指导群众文化的重任。但其实很多参与群文的市民都是中老年人,他们对传统文化有着亲身的体验,而很多青年市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日益浓郁,这就对青年群文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培养中西并序、古今皆识的青年群文工作者,也成为决定上海群文事业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