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校”结硕果,多样办学有成效
2021-12-06 教育

记者 朱筱丽

2018年3月,嘉定区全面启动了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2019年1月,嘉定区人民政府正式提交认定申请。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的创建是在巩固2014年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区成果基础上的再出发,这不仅是衡量嘉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参照,也是全社会对高质量教育的热切期盼。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的创建,是一个地区教育发展的显性指标和集中体现。如今将近四年时间过去了,嘉定区初中的“强校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天走进嘉定的马陆育才联合中学、方泰中学、练川实验学校、启良中学等“初中强校”,现在的他们,究竟“强”在哪里?

一校一策 多样办学

为了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嘉定区开展了一系列“强校工程”举措。在为区各个初中制定强校目标的同时,区政府也鼓励各校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特点与优势,制定符合学校发展规划的强校策略,保留办学多样性。

在嘉定区教委的领导下,嘉定各初中可谓百花齐放,相继推出了既具学校特色又切实有效的强校之策。

马陆育才联合中学,是一所农村公办初中学校,已经拥有64年的办学历史。对照办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发展目标,马陆育才联合中学从2018年开始,在借力“强校工程”、促进学校转型发展过程中,以上海中考改革为契机,以“升级同心圆课程架构,优化课程实施管理”为抓手,着力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优化育人方式,以激发学校自主办学活力。

又如方泰中学,以文化理念系统重构为先导,从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切入,通过更新育人理念、完善顶层设计、开发特色项目等举措,步入以“强基础、促多元、致均衡”为宗旨的内涵发展阶段。

在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这一目标的带动下,嘉定各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目标、强校政策,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学校特色的强校举措。

马陆育才联合中学通过组织教师参与项目,形成了“博雅语文”“情智数学”“经纬地理”等学科课程群建设;通过挖掘区域、学校课程资源,形成了以“竹刻、纸刻、木刻和篆刻”为主要内容,融合美术、劳技等学科特色的“创刻”特色课程。

学生们在初中阶段具有高好奇心、高求知欲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练川实验学校以“学生的学习问题”为驱动,构建了从“学科课程标准——学科单元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之间形成一条相对科学的“问题自建构导学目标链”;从“学习内容呈现(核心问题)——学习活动推进(问题链或问题集)——学习能力培养”之间形成具有操作性的“问题自建构学习方法链”;从“作业目标精确——作业设计精心——作业反馈精准”之间形成相互关联的“问题自建构学习反馈链”;以及从“学习动力——优秀习惯——道德品质”之间形成逐层提升的“问题自建构学习评价链”。

与上述学校将重点放在学生身上不同,启良中学认为强校必先强师,学校强校工程的施策重点在于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此,学校推行了“强师计划——幸福教师4+4”策略。这一策略包括四大项目,例如下沉式管理项目推行“PDCA管理”(计划、任务、评估、优化)机制,形成管理闭环,提升学校内部管理品质。幸福教师成长项目旨在制定教师阶梯式的培养模式,尽力让每个教师发挥各自的光芒。

齐头并进 各获成效

嘉定区的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也即将进入第四个年头,从2018年到2021年,嘉定区各初中校区纷纷借力“强校工程”,促进自身的转型发展,如今也都获得了阶段性成效。

想要办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的马陆育才联合中学目前已经有10个市、区级教科研课题成功立项或顺利结题。其中区重点课题《初中数学课堂“错误资源”智慧分享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还在嘉定区内进行了展示与推广。

英语为薄弱学科的娄塘中学在强校工程的中期评估中,英语良课率达到了100%,优课率递增,30%的英语教师成长为各级骨干教师,英语教学类获奖数量创新高,教育成果《初中英语“一图四步”阅读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还被遴选参加了上海市基础教育成果奖评选。

还有区内的其他学校,南翔中学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树立起了“引悟”教育品牌,办学品质日益提升,课堂教学硕果累累,在区中青年教学评选、新秀评选等教学评选活动中屡创佳绩。学校开展的多项多元活动也同样收获满满,学生成长节节开花。“强校必先强师”的启良中学学校发展综合指标超过区平均水平,被评为区办学先进。

几年的强校工程让嘉定区的各个学校都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强校道路,坚定了强校目标。量体裁衣的课程设置与强效方针不仅让各校教师师资力量不断增强,也让各校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嘉定区的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充分激发了区内教育资源的活力与潜力,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可塑性与成长。未来,嘉定各校还会继续教育改革,激发师生成长力量,带给人们更多惊喜。

记者 朱筱丽

来源:学生导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