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今揭晓,“四十”不惑,传递温暖
青年报记者 郦亮
第33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今日揭晓。记者昨天获悉,今年是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40周年,参评作品的数量和水准都达到了新的高度。而陈伯吹文学馆和上海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会也将启动。
今年过了不惑之年的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是中国连续运作时间最长、获奖作家最多的文学奖项之一。1981年儿童文学大家陈伯吹拿出5.5万元巨额稿费创设了“儿童文学园丁奖”,积极鼓励国内作家参与儿童文学创作。2014年,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宝山区人民政府和陈伯吹儿童文学基金专业委员会三方合作下,正式升级为“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并将颁奖典礼永久落户上海宝山。
儿童文学作家陆梅这次担任文字作品的评委。她对青年报记者说,今年参评作品水准齐整,让人眼睛一亮。小说通常是儿童文学的主流,但陆梅这次也注意到有纪实和报告文学参评,而且质量比较出挑,体现了陈伯吹“给小孩子写大文学”的思想。儿童文学作家张弘这次担任了绘本组评委,她告诉记者,今年共收到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7种绘本,其中海外绘本190种。数量创了历史之最。而且在文字和画面趋同的情况下,这些作品都体现出了强烈的地域性,十分难能可贵。
很多作品都给人温暖。在此次的评奖推荐书目中,以民间非遗为创作主题的绘本《泥叫叫》,就讲述了一个呼唤光明、礼赞团结的故事,鼓励更多的读者小朋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非遗文化,在当代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而绘本《大流行》还得到了张文宏教授的倾情推荐,读者从书中能切实感受到“隔离和善良互助赢得了胜利”的希望之光,安抚疫情之下焦虑的心情。
计划明年5月对外开放的陈伯吹儿童文学馆是目前上海市唯一的以陈伯吹儿童文学为主题,集“阅读体验+文献展示”为一体的综合主题馆,由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和殷健灵担任主理人。该馆位于宝山区罗店镇美兰湖大道,建筑面积约650平方米,藏书5万册。馆内设有陈伯吹文献手稿展示区、陈伯吹主题图书展示区、全球儿童文学阅读区、亲子绘本阅读区等。同时,还设有100坐席的多功能活动空间,未来可定期开办“儿童文学创作培训班”等。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