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改革进行时|让飞驰的快递小哥拥有一颗安定的心 青浦团区委贴心打造“小哥驿站”
2021-12-08 青年

【编者按】

青年在哪里,共青团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十四五”时期大力推动共青团改革向基层延伸的重要要求,上海共青团以破除“机关化”作风和“行政化”依赖为主要任务,以实现团的工作项目化、生存社会化、运行扁平化、干部来源多元化、引领动员网络化、组织方式多样化为目标,坚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改革方向,牢牢把握健全联系青年、服务大局的组织体系这一着力点,强化共青团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帮助青年参与社区治理、创设社区“小先生制”、加强区校共建、推进城市社区创新试点……上海基层团组织正在立足本地优势和区位特点,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县域改革工作,让一线青年更凝聚,也更有活力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推出“县域改革进行时”系列报道,分享县域改革背后的基层故事,看共青团是如何打通最后的“神经末梢”,激发其中的青年活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快递物流产业是青浦“三大两高一特色”主导产业中首个突破千亿元大关的产业群,目前,青浦区集聚了10家全国和区域快递总部,国内已上市的7家快递行业龙头,5家总部设在青浦。

如今,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有了无数个“快乐驿站”。青浦以快递小哥生活场景开发阵地,建成市3A级共享青年中心和遍布全区的村居、楼宇、园区、商圈等党群服务阵地的“小哥驿站”。这是青浦共青团着眼时代发展要求,全面推进共青团改革,在新兴行业领域推行团建创新的一次大胆尝试。

  聚焦快递小哥生活工作场景  

免费理发、免费租借充电宝、微波炉加热饭菜……在“小哥驿站”里,各种各样的暖心服务,让飞驰的快递小哥有了一颗安定的心。

青浦集聚了10家全国和区域快递总部,如何团结服务好这一特殊职业群体,解决好快递物流企业有建团没有团建的难题,青浦团区委通过行业联盟尝试合力团建,使“快递小哥”成为社会治理的新力量。

以“有党味、有人气、有服务”为目标,青浦团区委培育打造了“红新圆”等6个快递物流企业党群服务阵地。依托遍布全区的村居、楼宇、园区、商圈等党群服务阵地,融入“小哥驿站”服务功能,除提供休憩纳凉,免费租借充电宝、雨具以及微波炉加热饭菜等常规服务外,各党群服务阵地还结合自身特点,推出了送冷饮、理发等个性化服务。

在市3A级中通共享青年中心,为满足八小时之外的需求,中心共藏书2万余册,通过常规的专项志愿服务外,每个周末还开展书法等文化类课程,目前已服务快递小哥3万余人次。

“从事快递行业的基本都是男青年,所以我们借助青年中心等阵地,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竞技类活动,促进青年的身心健康、体魄强健”青浦团区委马云伟表示。此外,青年中心还开展各类文化修身行动,将传统文化与文明修身相结合,比如在华新镇青年中心开设了团青书法班、“午间赋能1小时”青年小课堂等。

为破解物流快递行业从业男青年多、交际面狭窄的难题,团区委还举办“青年爱情节”,特邀了一批快递青年参与青浦新城专场青年交友活动。

  在“两新领域”延伸服务  

近年来,青浦区始终坚持把快递行业党建作为全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整体谋划、顶层推动、探索创新,扎实推进新兴领域、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更好地服务快递企业和“快递小哥”群体,不断彰显“红色速递”党建品牌内涵,推动快递行业健康发展。

“在前期,我们进行了广泛走访和调研,牵头成立了行业团建联盟。”青浦团区委介绍,团建联盟的成立实现了从单兵到集团作战、从行业自主到群团助力的发展转变。快递物流行业联盟着力发挥育人育才功能,成立了由中通、申通、韵达、德邦、顺丰、圆通、安能等七家单位的管理、技术和一线部门的青年人才组成青浦区快递物流行业青年人才联谊会,吸纳为区青联团体会员,开展技能提升行动,对快递物流行业所涉及法律、法规进行普及、培训、案例解答,提升行业青年的整体素质。

联盟依托区域化共建单位团组织,准确把握青年特点,经常性走近行业青年,开展倾听,精准对接青年需求,分别针对青年的职业成长性、园区生活便捷性、婚恋交友等方面开展需求调研。及时掌握和了解快递青年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状况。

青浦团区委书记叶丽君告诉记者,县域改革试点以来,青浦共青团聚焦两新领域,以产业集群团建联盟、新兴领域青年社群为抓手,深化团组织政治功能、社会功能。

“我们希望能够进行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一体化的服务覆盖。”叶丽君举例道,比如以工作场景开发“交警伙伴行”,以生活场景开发“宿舍青年中心”、“交友联谊会”等平台。

在新兴领域,青浦共青团还开发“青春青浦合伙人计划”,例如针对快速集聚的咖啡工作室成立青咖联盟。值得一提的是,在首届“青浦乡旅咖啡文化节”中,稻田、音乐、咖啡、机车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元素进行了大拼盘,乡创、文创、科创融合呈现,让年轻人有更多共情共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