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低碳生活!浦东为垃圾分类支妙招
2021-12-2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吴恺/图

上海是全国首个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将干湿垃圾从源头上进行了分离。然而,生活垃圾分类虽呼吁和试点多年,但居民区在开展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工作时仍会碰到“居民对垃圾分类主动性不强”“外来租客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较低”等问题,为全市垃圾分类末端处置工作带来挑战。

12月23日下午,2021年第九期“青社沙龙”潍坊新村街道专场“绿色低碳新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主题研讨会举行,近50名青年人才齐聚一堂、各抒己见,为破解难题出谋划策。

解剖麻雀:垃圾分类的执行难点

本期“青社沙龙”主题研讨会聚焦“绿色低碳新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议题。潍坊新村街道泉东(2)居民区作为本次的焦点案例,居民区书记邓佳分享了过去在街道社区管理办等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组建垃圾分类党员志愿者队伍、开展垃圾分类专项宣传以及做好垃圾“运收”环节等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居民区书记邓佳在现场也提出了自己在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中的难点和困惑,并希望通过本次沙龙活动收集居民区好的经验做法,让垃圾分类更好地持续运作。

作为本次活动的入选成功案例,潍坊新村街道香榭丽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鲁威分享了富有特色的治理经验,除了提升硬件治理能力,也在软件方面汲取集体智慧,提出打造以“红黑榜奖惩机制”、建立“点—中转—中心”三级垃圾分类网络”和”小手牵大手”式的家庭教育等方式为治理抓手,在提升居民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与垃圾减量工作的意识时卓有成效。同时引进科技公司实现源头减量。废旧床垫、沙发家具等,按类别摆放后将对其进行分拣破拆处置并集中送往再生资源分拣中心。

智慧破题:从源头上治理分类难题

来自花木街道牡丹社区第七居民区的舒征书记,详细介绍了在他们居民区实行了湿垃圾餐前餐后分类,采用事前居民听证,事后全覆盖、精准化宣传动员,在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上颇有建树。实践证明,宣传发动全覆盖、精准化是实现垃圾精细化分类投放的关键。

花木街道在华丽家族小区试点建筑垃圾智能化箱体清运,引入一台智能化装修垃圾箱,这种箱体具备良好的密闭性,大小只占用一个车位。同时还安装了超声波感应探头,全方位精准监测箱内垃圾量的变化。此外,箱体还配备了GPS定位系统及手机地图导航准确定位,当装载量超过80%时,它会自动报警发送清运单给物业和环卫,等清运作业完毕、箱体装载量重回到零后,箱体也会自动发送信息到后台系统来进行核查。智能建筑垃圾箱的安装做到了建筑垃圾不落地,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来自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华康居民区的江子悦书记,介绍了基于信息化手段构建的全过程智慧监管平台下的居民区,不仅让小区的垃圾分类各环节做到精细化管理,也让居民更为高效地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去。来自垃圾源头减量的企业代表和物业公司也与青年代表们进行了互动交流。最后,上海市浦东新区生态环保局市容环卫处四级调研员王沛对垃圾分类减量化工作出专业点评和分析研判。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吴恺/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