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次元环球探险,享用第五维味道
2021-12-26 生活

沉浸式美食互动剧《玩味探险家》第二轮演出的主入口。本文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兴业太古汇的热气球,远远在吴江路上就可以看到。在《玩味探险家》的旅行商店里,正在售卖探险装备,蒸汽朋克风格的服装,酷炫的飞行眼镜,都给人探险途中山高水远的暗示。经充分酝酿,有了探险的勇气后,观众可以到柜台前去换一张登机牌。而这时,环球美食探险正式开始了。 

演出现场。

  虚拟的世界是震撼的  

“环球探险”当然是虚拟的,但正因虚拟,才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弯腰走过堆叠着层云的门洞,小心不跟彩云碰头。穿过云层,一个幽深的大空间蓦然出现在眼前,看不到顶的空间里,无数个巨大的热气球飘浮在空中,层层叠叠,无比壮观。热气球上的彩条图案相互交错着,灯光明灭,构成了如万花筒般绚烂而神秘的观感。

此时,之前所有的想象都被眼前宏大的景象更正,你几乎就要相信,你真的是要去旅行了。

热气球上悬下一根根缆绳,吊篮状的座席被缆绳牵着,仿佛一不小心就会离地而去。缆绳上挂着的风灯,在微风吹拂下明明暗暗,造就了逼真的户外景象。令人震撼的还有那高达6米、360度的环幕。环幕上,星云涌动,微风阵阵,配合着音效,热气球旅行的前奏被渲染得惟妙惟肖。经历了最初的震撼,四处张望,可以看到门口的行李舱,一个个巨大的行李箱堆放在那里,暗示着一次精彩的旅行即将开始。

演出剧照——上海幕。

  绘本的世界是有趣的  

最有趣的体验,是此时的你仿佛完全脱离了原来真实的世界,被带入了剧作家所创作的另一个世界里。后来,总制作人谢女士告诉记者,这部作品,是按照绘本的方式打造的,环幕场景都是动画,人物造型、剧情和人物动作,都是绘本风格;当然,你坐在“吊篮”里,除了没有化妆,所有的情绪和动作,自然是绘本的组成部分。

气球飞行,旅行开始,第一站格林威治的风光以动画的方式出现在环幕上,手绘风格的动画使观众仿佛穿越到故事世界,看画中的房子一幢幢掠过,听耳边“风声”呼呼地吹过,想象,抑制不住地要将人带到剧情中去。演出开始,演员们男俊女靓,脸上偏偏用油彩画了黑白的线条,仿佛在提醒人们:这些可都是画出来的人哦。出场的方式也是夸张的。身着探险工装、脚着皮靴的演员,踏着夸张的步伐,穿梭在一个个吊篮之间,为观众送来精致的食物。

绘本中的人物讲“火星语”,送餐上桌的美女们赏心悦目,却咿咿呀呀地“说”着你根本听不懂的话,让人忍俊不禁。随着着陆地点的变化,演员们时而成英国绅士,时而成为俄罗斯舞者,时而成为巴西辣妹,不同的舞蹈带几分夸张,演绎出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文。此时,欢乐的不只是小朋友,那些说着谁也不懂语言的绘本人物们,会带着大朋友、小朋友一起游戏、舞蹈。

绘本入口。

  美食的世界是五维的  

作为一部沉浸式美食剧,一边看表演,一边品美食,真正应了这么一个笑话:是互动戏剧中最好吃的,也是用餐体验里最好玩的。上海好吃的餐厅太多,各种各样上榜的餐厅数不胜数。如果将味觉设定为三维之外的第四维,那么,你一定没有吃过属于第五维的美食。

环幕上风景变幻,环球探险来到了上海。这是引进版本中没有的探险地,也是制片方和地处上海的兴业太古汇合作的新创作。这个世界里的上海,从过去的年代到眼下的日子,新旧杂糅,历史感满满。当演员们身穿旗袍,踩着具有民族舞蹈风格的步子,手擎着大红灯笼曼妙地走过,现场有了一波高潮。

上海人吃得最多的就是上海小菜,但当熏鱼、荠菜百叶包、小笼包子经由身着旗袍的演员为你呈上,当《茉莉花》的音乐响起,味觉就有了可以品尝味道之外的能力。美食在这一刻,经由味蕾体验,将上海的美、上海的好传递到神经中枢的每一个角落。当然,当你将口中的食物和吊篮的微微颤动、音乐的款款抚慰、环幕上那画面的暗示,以及演员们出色的表演等等,都理解成这场演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你咽下的,一定是你最难忘的感官体验。

谢已

《玩味探险家》总制作人、剧马当先创始人

生活周刊:美食互动戏剧是一种全新的戏剧实验,引进国内,有哪些本土化的改造?

谢已:这次《玩味探险家》在很多方面都做了调整,但最主要的调整在表演内容和餐食口味上。我们沿用了原版演员使用“火星语”的设定,通过肢体剧和默剧的形式传达情感表达意思,这种方式中国观众不太习惯,所以我们在第一幕里增加了文字指示牌,让观众更明白故事背景。为了更加接近中国观众,我们将第二幕调整成了上海(原版是日本),特别创作了动画、音乐和舞蹈,准备了沪式小吃,还还原了很多童年的游戏,加强互动。餐食也是外方授权内容里的一部分,最开始我们完全按照英国版权方给到的餐食配方和摆盘来操作,发现观众有口味上的不习惯,所以做了很多调整,包括把俄罗斯的土豆饺子换成了罗宋汤等等。

生活周刊:“探险地”的选择是随机的还是精心设计的?为什么?

谢已:《玩味探险家》是我关注到的众多美食互动剧中的一个,选择将它作为第一个引进落地的餐秀项目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从内容上,它非常成熟,不论是美术、视觉、音效、表演,还是餐食,都融合得很顺畅;其次,它新颖的形式下传达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故事,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受众接近性会比较高;另外,它的制作成本和难度都比较可控,比较适合用来做新项目的拓展。

生活周刊:本次演出加入的上海元素有哪些?道具、服饰、音乐等各有什么独家编排?

谢已:本次在兴业太古汇的演出,我们为上海观众创作了第二幕——上海。在上海幕中,我们全新创作了手绘动画,将新老上海融合到一起;音乐也是为上海幕的舞蹈全新编排创作,非常有中国味道和节日气氛;上海幕的服装由中方团队操刀,在细节上有很多巧思,包括女声的发饰和玉佩等等;舞蹈和道具巧妙结合,其中“灯笼”有着大用处,很惊喜。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