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年演员“回炉再造”,上海淮剧团“学馆制”加紧培养戏曲艺术接班人
2021-12-29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在上海各大戏曲院团青年人才培养中,上海淮剧团的“学馆制”培养体系是颇具特色的。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获悉,作为“学馆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上海淮剧团于2022年1月7日起推出“春华秋实季 风华正茂时”淮剧学馆制青年演员系列汇报演出,把珍贵的舞台让给青年人,“以演代训”,推动人才梯队建设进一步完善。

“36岁就进行汇报演出,

这是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事”

上海淮剧团将在2022年推出一批青年演员的汇报专场演出,而1月7日打头炮的是青年老生演员杜扬扬。生于1986年的杜扬扬虽还年轻,但已是国家二级演员。在“学馆制”的体系下,杜扬扬近年的艺术水准突飞猛进。他告诉记者,自己原来是小生演员,团里对青年演员“一人一策”后,大家觉得他无论从气质还是身段来说都适合演老生。所以在3年前,杜扬扬转行老生,由淮剧表演艺术家、老生演员张华对他进行一对一的精心培育。跨行当对于一个戏曲演员来说充满困难,无论唱腔还是身段,都要经历艰难的转型。但是“学馆制”让杜扬扬很快适应了新行当,以至于可以进行个人专场汇报演出。

此次个人汇报专场,杜扬扬将一人独挑《十五贯·见都》《三女抢板·义争》《告御状》三折经典好戏。虽然演出近在眼前,但杜扬扬这些天依然在坚持训练,既紧张又兴奋。依过去戏曲界的做法,一个优秀戏曲演员一般都要到岁数很大了才能获得举行个人专场的机会。杜扬扬的老师张华就是四五十岁才开了他的第一个专场。“36岁开个人专场,这是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事。”杜扬扬对记者说,现在院团把青年人推到舞台中央,就是想让青年演员更快更多地积累表演经验,能够茁壮成长,接好前辈的班。其良苦用心令他们青年演员十分感动。

据了解,此次淮剧学馆制青年演员系列汇报演出分为青年演员专场演出和经典折子戏演出。旨在展示淮剧青年演员进团以来对淮剧代表剧目的传承成果,通过以演代训,磨练演技、完善唱腔,锻炼青年演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

“淮剧学馆制”

是学院化人才培养的延伸

让杜扬扬艺术突飞猛进的“淮剧学馆制”是上海淮剧团根据“一团一策”的方针,结合自身特点在2017年建立的。所谓“学馆制”,顾名思义,就是像学校那样管理制度。青年人从戏校毕业进入院团担任演员,身份是职工了,但还以学校的管理办法来对待他们。每天上午9点半到下午4点半是“上学时间”。“学馆生活”的课程都是精心安排好的,上午练功,下午练唱,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学员请假必须事先得到批准。青年演员除了日常的基本功训练和集体训练外,部分年轻演员也有会一对一带教的老师,而这些老师们都是上淮响当当的名家名角。

记者了解到,其实过去“学馆制”在戏曲院团普遍存在,也是培养戏曲青年人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随着人才培养学院化之后,这些院团自办的学馆也就逐渐消失了。上海淮剧团恢复“学馆制”其实也有很多合理性。学院化培养教的只是一些基本功,毕业生到院团时其实还是一张白纸。这个时候的年轻人是很需要“回炉再造”的。现在的“学馆制”等于是将学校的职能进行了延伸。院团不仅给刚进团的青年人开设课程,还有“以戏带人”的整体考虑,一开始是排演一些折子戏,每个人都有上场的机会,后来就排大戏。可以说,如果没有“学馆制”强有力而富有针对性的培养推进,像杜扬扬这样的优秀青年演员是不可能在短短三年之内就完成行当转换,并且举办汇报演出。

“淮剧学馆制”

将推出“三年扶青计划”

而“学馆制”能否成功关键要看教学计划。2017年建立“淮剧学馆制”的同时,上淮就制定了一个青年演员的“五年规划”,由淮剧及京昆名家亲自示范,开展了身段指导、程式规范、声腔训练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一年一出大戏排演,让青年演员“以演代训”,增强舞台实践机会和面向新老观众的展示机会。2017年剧团推出了由淮四班担纲演出的全本淮剧《白蛇传》、2018年呈现了淮剧经典《王宝钏》、2019年移植排演了淮剧《杨门女将》、2020年全新打造淮剧《赵五娘》,今年又着手复排淮剧经典《水漫泗洲》,并定档于2022年1月首演。

记者了解到,2022年上海淮剧团计划在“淮剧学馆制”体系下更强化对于青年演职人员的培育。除了此次“春华秋实季风华正茂时”淮剧学馆制青年演员汇报演出外,还将策划推出“三年扶青计划”、聘请名师教学,加强夏季集训和经典剧目青春版排演等。同时,加大舞美、营销等紧缺人才的培育,加大对主胡、鼓师、盔帽、唱腔设计、作曲、舞台技术、演出营销、业务管理等紧缺后备人才的锻炼和培养力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