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荣军:《爱情神话》的质感来源于上海的生活
2021-12-29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电影《爱情神话》如今已经掀起了一股“考据”的热潮,片中“天钥桥路的蝴蝶酥”到底是哪家的?老乌要给老白开画展的书店在哪里?卖临期高档商品的铺子,到底是不是红怡?

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著名编剧喻荣军看来,这就是海派文化的魅力。在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专访时,他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在越来越多地追求“有质感的文化”。

  梧桐树下的上海魅力  

作为“上话人”,徐峥经常会在电影中展示上话、上话人或者话剧。《爱情神话》的开场,徐峥和马伊琍一起看戏,场景放在了话剧艺术中心的小剧场。徐峥的偏爱,是一种情结,也是很多人喜爱上海的最深刻理由,包括“新上海人”喻荣军。他和徐峥合作过《资本论》,和电影中另一男主角“老乌”的演员周野芒合作过《家客》,至今都是上话的重磅作品。

1995年,喻荣军开始频繁出没在安福路,如今更是在这一带长居。他说,住得越久,越能品味到这一片社区的“韵味”。“1995年我刚来时,这一片还比较安静,和外人对这片街区的感受是一样的——有一些老洋房,有大片的梧桐树,街道比较窄,很多历史沉淀下来的东西,非常有情调。”喻荣军说,走在街上的时候,可能会想到某位历史名人以前也走过这里,或生活在这里,“这一片的气质跟有些地方不一样,比如我以前去南市区,那边市井生活的拥挤,就是另外一种味道。”

随着在这里生活的时间拉长,他感受到了这一片“情调”后面的“烟火气”。而这也正是电影《爱情神话》中,吸引很多观众的迷人魅力所在。“有一些老别墅、老房子、院落都还在,但生活的是现在的人,可能旁边就会是个小菜场,而小菜场旁边又是高档专卖店,感觉上应该是‘违和’的场景,但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就是那么自然地融在一起——可能是原来的壳子里面,装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看似对立的场景,真正体现了上海这些社区的“一体两面”。像电影中的老乌一样,喻荣军自己也喜欢骑自行车去家附近的话剧艺术中心上班,在武康路安福路交界处,这个被社交网络爱好者们誉为“宇宙中心”的地方,他一直兴致勃勃地感受着早晨的静谧和傍晚的热闹,也得意洋洋于春天用“毛毛头”攻击他、让他眼睛痛鼻子痒的梧桐树们,冬天就被剃了光头。但更让他沉醉的,是生活在这片街区的人们,同样将生活仪式和烟火气完美融合。

“印象特别深刻,有一次我们举办研讨会,有北京的专家来参加,结束了之后他想抽烟,我们都没打火机,我就带他到附近的华联超市去买。”“为时已晚”的是,超市已经打烊拉下了卷闸门,但营业员看到喻荣军,却立马上前问来意,得知要买打火机,又转头给他们打开了门,专家问营业员为什么会打烊之后还肯开门。营业员指着喻荣军说:“因为我认识喻老师啊,我是他的观众,我一直到剧院看他的戏,我爸妈小时候也一直来看戏的。”专家听完很久合不拢嘴,“他一直以为,上海都是年轻白领在看戏,毕竟票价也不便宜”。

“生活再怎么累怎么忙,过得再怎么不堪,也要停下来喝杯咖啡,把日子过出点仪式感,这是上海市井生活的特色。”喻荣军说,“你可以说这是‘海派矫情’,但这‘矫情’绝不是贬义,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是在上海人的骨子里的,是魅力所在。”

  徐峥马伊琍周野芒们的“宿命”  

此前接受采访时,监制和领衔主演徐峥谈了自己相中《爱情神话》的经过:“编剧、导演邵艺辉拿这个项目参加了First的创投,被出品方相中了,我们‘马司令’(记者注:马伊琍)很喜欢这个故事,出品方拿着故事来找我,我一看特别有意思,就开始探讨如何合作了。”

在徐峥看来,这部电影“具备高度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同时又非常具备生活质感”,让他感觉“非常亲切”。他说自己“很少能够碰到这样一部戏”,但在很多观众看来,徐峥近年来的电影创作,跟他早期的囧系列作品,似乎有极大的区别,海派元素越来越密集。

喻荣军却特别能够理解,他笑称这是他们的“宿命”。“徐峥、马伊琍、周野芒,都是上话走出来的优秀演员,他们都是上海人,对上海有骨子里的了解,已经在他们的性格里面了。”他说,在他们艺术创作到达高峰之后,他们肯定要找自己最感兴趣的点,“会从文化的根上,来打开,而融入血液的这些文化特征,肯定是他们最熟悉也最有兴趣的表达——时光和生活慢慢把他塑造成这个样子,他逃不掉的。”

其实,经过海派文化浸润的人,近些年来似乎都非常热衷于深挖上海的故事,展现出风格迥异的上海面貌——既有展示各种精英生活的摩登都市,也有《爱情神话》这样完全没有陆家嘴三件套的传统街区。

“这才是真正的海派文化。”喻荣军说,上海从来都不只是一个“大码头”,还是文化创作的“源头”,因为这里有丰富的生活这汪“活水”,“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海派文化不仅仅是精致,它的精髓是开放、包容的心态,它本身的根底是江南文化,又经历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所以才有了海纳百川。体现在文化创作上,就是形式上什么东西都可以拿过来用,内容上又特别关注现实——我拿我们话剧创作来举例,相比于全国的戏,上海的话剧非常关注现实,一个社会热点,甚至是一些思潮,都很容易在上海话剧里敏锐地感觉到。”

  海派文化走出去毫无障碍  

《爱情神话》在上海引起的狂欢,还包括了全沪语对白,很多人感叹,这是继当年的《股疯》之后,又一部关注现实生活“且用沪语表演”的优秀作品。在这部电影里,沪语不再是障碍,而是成为了表达人物精髓的最有力工具。

对此,喻荣军认为理所当然:“如果我们讲述的上海本地的故事,是在生活中‘打捞’出来的,那它天然就有这个地域的特质,这种特质是非常珍贵的——互联网时代,大家在网络上获得了太多同质化的内容,反而更注重有特色的、有地域特征的东西。”

他说,如今的现代人,都在找寻一种美。“像所说的这一片社区,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市井生活还被表面的精致所掩盖着,2000年之后,开始有了慢慢的改变。”在话剧艺术中心的斜对面,原来开着的是快餐店,但不知何时,第一家咖啡店开了出来,随后,各种咖啡店、设计师工作室纷纷开了出来,“都是很细微的变化,让你一时察觉不出,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在慢慢找到生活的审美,找回文化习惯。”

有这样的受众基础,徐峥们、喻荣军们,都开始了同样的尝试,比如沪语版的文艺作品。“像我们做的舞台剧《繁花》第一季和第二季都是沪语版,我们还打算把《家客》《长恨歌》也做成沪语版,因为这些作品都是跟海派文化有非常大关联的,跟上海的现实生活是有关联的,有这一方水土的烟火气,”喻荣军说,“不用方言来说,会失去一些特色。”

徐峥认为,用方言来表演其实也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它既是未来的趋势,也是本来应该有的一种方式——因为我们呈现的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生活中的方言,它所包含的风土人情,那种风俗会影响到整个人的状态。普通话是一种标准的、用来交流的语言,但是当你用方言去表演的时候,整个人的表演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样的海派文化走向全国,他们认为也将是自然而然的事。在粤语文化娱乐的黄金年代,很多人一开始听不懂粤语,也不妨碍跟着学跟着唱。“无论是影视剧还是舞台剧,都可以打字幕,所以语言不会是障碍,有的时候地域特色,能让作品走得更远。”喻荣军说,这就是文化的质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