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寅:把物业管理服务做大做强做细,在新时代发扬徐虎的劳模精神
2022-01-14 青年

>>>编者按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作为这座城市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上海青年正在成为砥砺奋进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为选树青年典型,由青年报社策划主办的上海一线青年新榜样推选展示活动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充分展现新时代奋斗在一线岗位的青年人物有作为、敢担当的榜样精神,引导更多同龄人从中领悟和学习。

今天我们所展示的人物是上海西部物业有限公司与上海威斯特物业经营有限公司管理者朱嘉寅。

朱嘉寅在社区一线工作。青年报记者 施剑平 摄

从对物业工作毫无概念的一张白纸到兼备理性和感性的前瞻性管理者,朱嘉寅用17年的时间从基层一步步走来。作为一名年轻的经营管理者,朱嘉寅以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勇于挑战自我的意志力,积极承担各项工作的社会责任。他曾先后多次被评为市、区房管系统、物业行业协会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在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在物业管理行业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2018年,上海西部物业有限公司与上海威斯特物业经营有限公司作为西部集团下属的两家市场化物业企业,尝试了全新的合署办公模式。作为这两家公司的管理者,当面对新模式、新机遇和新挑战时,朱嘉寅带领公司发挥出了1+1>2的效应,消除了同质化人力资源配置,整合资源,大大提高了管理能效,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打响了企业品牌。

青年报记者 蔡娴

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传承和发扬徐虎的劳模精神,在新时代扩大影响力。

在普陀石泉一带长大的朱嘉寅,从小就深受徐虎劳模故事的感染。2004年,大学毕业的朱嘉寅在机缘巧合下进入了徐虎所在的西部集团物业部,而如今,他管理的威斯特物业,其前身就是徐虎物业。朱嘉寅还曾为徐虎撰写过事迹报告,在把徐虎的劳模精神传扬出去的同时,也写进了自己的心里。

“把一个‘徐虎’变成千万个‘徐虎’。”朱嘉寅说,徐虎当时做劳模代表的是一个人,现在,他们希望让这种劳模精神可以复制和推广,让它落到企业的实处。

“一线工人只要把工作做好,或者是响应速度越快越好,但是对企业来说,不是简单地把事做好就可以。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传承和发扬徐虎的劳模精神,在新时代扩大影响力。”要实现这个目标,据朱嘉寅介绍,他们正在从三个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要做到快速反应,在962121物业服务平台上,威斯特物业和西部物业与其他物业公司联动,有200个维修工在线待命,可以做到全区全覆盖,只要有报修可以在半小时之内抵达处理。另外,还通过手机软件接单等方式实现24小时全天候服务,朱嘉寅希望,依托科技和网络的发展,将徐虎的“报修箱”更高效、便捷地延续下去。

为什么徐虎不但是七届劳模,还是“感动中国人物”?在朱嘉寅看来,除了在岗位上兢兢业业,还有他谦逊的精神,“物业服务其实是在做一件平凡的事情,但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不平凡,这也是西部集团的企业文化。”朱嘉寅认为,这种谦逊的敬业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第三点则是要调动积极性。朱嘉寅一直在规范流程和奖惩机制上动脑筋,他希望每个维修工都能自己从主观上动起来,而不是被动工作,“把以前徐虎那种快速响应的态度和服务到位的精神传递给每个员工,可以通过科技、信息化或者有效的管理手段进行优化”。

企业有一定的发展,员工的收入有一定的增长,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欣慰。

“一线工人做劳模是一回事,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做劳模’又是另外一回事。”一路走来,朱嘉寅一直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也不断为企业发展取其精髓,“企业在我手上有一定的发展,员工的收入有一定的增长,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欣慰”。

在朱嘉寅的坚持下,公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市场拓展。凭借老牌国有企业的背景以及市场的认可。

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朱嘉寅也做了一些前瞻性地思考,设想开展多元化经营。他综合利用资源、降低经营成本、拓宽渠道、引入合作机制等,将公司现有的专业维保单位利用现有的平台向外拓展延伸获得新项目,以合伙人形式获得一定的收益。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为公司带来更大的经营效益,并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其实物业服务可以做得更细,要把我们的优势做大做强做细。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的专业是做物业服务,要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朱嘉寅说,物业服务应该替客户来动脑筋,要像管家一样,因地制宜地提供服务菜单,供客户按需挑选。他始终坚持“服务是一种投资”的理念,将优质的服务作为一种吸引业主、留住客户的投资。

跨地域、多业态等特点的传统物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物业管理的发展要求,朱嘉寅积极探索,构建物业信息化管理。2018年,引入“和谐社区”平台,覆盖上海所有住宅项目,业主直接通过微信、支付宝完成了线上支付物业管理费,实现更快速的资金流转和多途径的物业管理费支付。

为了助力打造智慧社区,利用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完成了机动车进出自动识别收费系统;非机动车进出自动感应门;小区围墙上方安装电子围栏;门禁系统改造升级;每户对讲门铃提升至可视对讲;主要出入口及各门栋新装全天候人像抓拍摄像头;居民家中的智能烟感、燃气监测和老人腕表;小区环境检测等内容,展现“一个平台,无限可能”的大数据时代及为业主创造全面生活价值的服务空间。

在朱嘉寅看来,作为一家老企业,不能局限于传统物业的范畴,还要不断去尝试“新鲜”,打造“亮点”。他们在儿童医院引入了“童童”运送机器人,不仅提高了管理效能,也提升了管理能级。朱嘉寅也因此得到启发,在商务楼里推行机器人送快递和外卖的服务,在疫情期间可以做到“零接触”。

“其实物业服务可以做得更细,要把我们的优势做大做强做细。”朱嘉寅尤其注重物业服务品质的提升,他认为追求更极致的细节服务,才能更好地让客户感受到服务业服务价值,才能成为深受客户认可的物业服务企业,才能巩固和增强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   对话   ==

见真面、说真话 做实事、求实效

青年报:作为管理者,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引进专业人才?

朱嘉寅:我觉得,引进人才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方式,而是要根据不同的工种和岗位,引进不一样的人才,要因地制宜。我们一直说要差异化管理,人才管理也应如此。比如说,经营者岗位我需要有一定学历和经历的人才,但客服人员满足相关专业要求即可。此外,还要在绩效上突破老物业的一些传统,才可以吸引更好的人才。

青年报:作为一名年轻的经营管理者,你是如何实践高效管理的?

朱嘉寅:物业管理必须做到见真面、说真话、做实事、求实效。盲目的创新充满风险、需要谨慎,过度的“精细化管理”同样毫无意义。对于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管理机制,比如“项目权责制”“职能监管制”“直线管理制”,不能笼统地说哪一种管理形式好,只要体现经济、效率就好。

为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切实使物业管理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我们逐步完善了部门及项目考核标准,四部一室按照新出台的考核标准对各项目进行季度与专项考核。在强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同时,规范管理、控制成本,以安全保效益、以效益促安全,以此提升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另外,我们还出台了项目部KPI绩效考核表,进一步明确了每个中层管理者的责、权、利,改变了原本的收入大锅饭的观念和做法,保证了队伍有活力、有动力。

青年报记者 蔡娴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