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归属于日常生活的城市乡愁
2022-02-20 生活


□王雷雷

身在异乡便是客。客,是“此地”的“他乡人”。于家乡和异乡之间,如何寻找灵魂栖息之地?

因工作生活等原因,近几十年来,大量的人迁徙到广州。有的人待了几年又离开,有的人就此定居下来,成为新广州人。对于他们来说,乡愁,是对生长地的回望。乡愁,是最能引起中国人共鸣的话题之一,是文化心理的归属感。“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你是哪里人? 你从哪里来? 这代表着你的人生来处,是不能忘的。

大城市中的乡愁该如何书写呢? 城市原住民也许难以发现自己的乡愁,因为乡愁似乎是异乡人所独有,必须因为时间或空间的距离而产生,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向度上的追寻。这里的追寻,也许是通过回忆完成,也许是在“此地与当下”找到心灵的归属地。《岭南乡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中,《我的乡愁犹如一张拼图》把乡愁划分为三个部分,这其实是对自己青少年时期经历的回忆与整理,于是,每一段经历便代表了一种乡愁的样子。人生早年的经历于时间中绘制了乡愁的意象,留在回忆里,而人们成年之后尤其是中年之后的人生,很难再构成乡愁。因为,一个人在少年时期看到了什么样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子的。后来,他所感怀的乡愁,也就是他自己生命早期时所认知的世界——那才是他面对世界的情感衡量维度。

总有人客居他乡。在广州,多数“新广州人”正经历着回望故乡的乡愁,但是“文化心理的情感归属”又不是乡愁能够解决得了的。因为,很多人离乡又返乡后,发现自己所怀念的故乡,已经不是自己小时候记忆中那个样子了。于现在和过去之间,如何找到合理的栖所?《岭南乡愁》以一种当下文化的书写给出了答案。这书中写美食、写历史、写民俗、写大街小巷、写一花一木、写鸟虫猫狗,写感慨点滴。如美食。“食在羊城”,又“民以食为天”;实际上,饮食就是解决心理归属问题的一大良药。饮食男女,解决饮食,便于日常中获得慰藉,与此地产生感情。归属感的建立,还基于人们对日常的了解、对历史的了解,对此地的了解。但很多时候,人们对自己的居住地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么了解。而了解、表达的过程,才是真正地深入理解“此地”。比如:别人问起:你在广州,广州是什么样子? 你便想起在此地居住的种种日常,并介绍、表达你在此地的生活。也就是说,对此地的熟悉的一切,仍然以触探为积累,以表达为强化,才是新的归属、新的乡愁的建立;表达本身也就构成了新的乡愁。《岭南乡愁》里有一篇专门写“广佛同城”。广佛同城,是广州、佛山人都熟悉的话题,可当这个话题被书写、被咀嚼、被议论,它才生发出更为实际的向心力,才更具体地让人们在同一话题的表达中产生地域的、群体的归属。

生活于此地,观察于其中,表达于日常,江冰教授所表达的一种新的精神归属的过程,正是许许多多新广州人所正在经历的,这个过程在《岭南乡愁》中通过细细道来的地方性写作,完整地体现出来。

现在,关于地方性文化的书写,是非常有热度的话题。文化表达的书写过程,既是对过去传统文化的记录性继承,又是当下文化的新创造。这种写作,从生活日常出发,看似门槛很低,实际上很难达到广博。世界必须是清晰、多维立体、透明地印在作者的脑海里,广博的书写才能得以实现。《岭南乡愁》一书,笔触游龙,恣意回荡。如果在闲散的时候去读它,可以把这书当作岭南风物历史的图谱;如果以猎奇的心态去读它,可以看到此书的文献价值和岭南风情;新广州人去读它,可以在物象和新乡愁情感上同时发生共鸣。以较大的眼界,在细节上深入、在整体上浅出,才能产生这样的文化书写效果。《岭南乡愁》读来就有这种感觉。

(游记《岭南乡愁》,江冰著,2021年11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江冰:做过大学教授、杂志主编、企划总监、报纸记者,出版过《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崴饰文化》《当代文学的三次浪潮》等。本文作者王雷雷:广东财经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研究创意写作、非虚构写作,关注都市文化与文学。)

王雷雷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