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建在高楼里的党群服务站,缘何吸引年轻人去“打卡”?
2022-03-0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静安是率先探索楼宇党建的区域之一,近日,市委书记李强来到位于南京西路的恒隆广场党群服务站,听取楼宇党建迭代升级相关情况介绍。

恒隆广场党群服务站位于上海第一栋“月亿楼”——恒隆广场一期22楼,近年来,服务站针对党员和企业员工特点需求,打造了恒系列的诸多品牌服务项目,引导青年人学党史、悟思想、做公益、善治理。

两代年轻人共筑中国梦

讲好楼宇里的白领思政课

鲜有人知,恒隆广场所在地在距今的近100年前,是上海文化思潮最活跃的地方。1924年初,上海大学从青云路搬到了这里,培养出了大量的革命干部。在1927年至1933年长达6年的时间里,这一区域有两处石库门房屋,曾是中共中央秘书处设立与运作机关的旧址,周恩来、邓小平、邓颖超、恽代英等领导人的身影经常在这里出现,是中共中央的“红色堡垒”。今天,在恒隆广场小绿地上,分别竖立着两块铭牌:上海大学遗址和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遗址。

 针对恒隆广场的红色文化资源,早在2018年南京西路街道就进行了探索,挖掘“经济高地”背后的“红色故事”,打造恒隆广场情景党课“红旗下的誓言”,开展党课主题教育活动。去年,街道更是围绕党史学习教育,联合静安区文史馆,对情景党课进行了优化升级,全力打造“两代年轻人•共筑中国梦”白领思政课。

其中,1.0版情景党课—— “红旗下的誓言”主要围绕恒隆广场中共中央秘书处遗址和周边陕北居民区老党员吕其明的故事,融合了观看专题教育片、主题党课、仪式教育等多种形式。党课由恒隆广场联合党委书记戚卫红主讲。

据该党群服务站站长李峥介绍,优化升级后的2.0版情景党课,从红色故事、新地标以及对将来展望的角度,讲述了恒隆广场的前世今生,借以表达青年一代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对初心的坚定不移。内容方面不仅围绕中共中央秘书处遗址的背景展开讲述,更是增加了上海大学青年一代革命先烈和“五卅运动”的背后故事。形式方面,则由街道专任的党群工作者,穿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上海的长褂衫和学生服倾情演绎。

据悉,恒隆广场情景党课开展以来,辐射了周边楼宇、社区和驻区单位的党员群众1000余人。在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陆颖看来,之所以能在楼宇里开展这样的情景式党课,与恒隆广场特有的红色基因分不开,这也是其他楼宇所没有的“独家红色资源”。

楼宇结对小区,白领+“白发”

打造社区治理新的共治范本

陆颖告诉记者,恒隆广场建成于2001年,从2002年开始,南京西路街道在整个静安开始探索楼宇党建的大背景下,同步推进恒隆广场的楼宇党建。这些年来,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从2018年开始恒隆先后建立了楼宇联合党委、党群服务站、商圈党建联席会议等。

这些年来,恒隆党群服务站推出了恒系列的品牌项目,分别是“彤心永恒”思政教育、“恒爱行动”志愿公益、“恒享生活”文艺乐活、“恒知讲堂”职业成长和“恒泰家园”社区共治。楼宇和小区联动,白领和“白发”联手,也因此孵化出了不少创新社区治理的好案例。

毗邻恒隆广场的华业居民区因为老住房多、人烟味浓,许多流浪猫喜欢栖息于此,在周边居民善意投喂之下,“大猫生小猫”,流浪猫数量最多的时候达到近百只,不可避免地对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随着小区居民们要求整治“流浪猫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居民区对如何妥善处置该问题愈发重视。

居民区将“爱猫不扰民”列为居民区自治项目,向居民们发出1000多份意见征集书,多达95%的居民赞同对流浪猫问题开展整治。

组建自治团队需要资金支持,居民区众筹自治项目启动了。在众筹过程中,不仅居民们慷慨解囊,这一项目还得到了在恒隆广场和兴业太古汇工作的白领们的捐助。白领们自费印制了项目卡通宣传绘本,推广“领养代替购买”,并与居民们一同开展公益集市义卖等活动,进一步充实“自治金”。在多方合力支持后,困扰居民们多时的流浪猫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

“爱的旋律”社区发展基金也是南京西路街道的特色之一。街道在恒隆广场还设立了“益心咖啡”项目,每购买一杯咖啡即向社区发展基金捐赠1元。恒隆广场联合党委委员、戴德梁行党支部书记姚越经常会到党群服务站买咖啡。她介绍说,仅去年该项目就筹集了4000多元的公益金。

在校时就入党的姚越已有13年党龄,楼宇内的党群服务站让她感到了深深的身份认同感,还有8小时工作之余的乐趣。手工制作、红酒品鉴等是她最爱去的活动。

在向李强书记汇报时,姚越表示,她所在的党支部于2013年建立,从成立之初的3名党员,到现在46名党员的规模。党支部自2016年起先后创设“电脑教室进学校”公益项目,并积极参与静安区“白领驿家”小胡杨扶贫扶志项目,与新疆巴楚县青少年结对。在辖区内,党支部连续多年认领南西街道区域化党建“福民项目”,看望社区孤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2020年党支部还认领了华业居民区的彩绘墙项目。

李峥介绍说,其实在恒隆广场内有好几个党支部,这些年,支部和支部发生了各种链接,党群服务站也成为资源共享的平台。据其介绍,2020年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区域化党建工作,依托恒隆广场联合党委、恒隆商圈党建联席会议两大工作平台,通过整合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逸夫职校、戴德梁行以及上海凝爱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等区域化单位资源,将党建之“线”连成一条线,在华业居民区中开展社区主题墙绘项目,成为推进社区治理提供新的共治范本。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