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排查封闭在家无法就医怎么办?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解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3月8日17:00,上海举行第118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交通委副主任王晓杰,静安区副区长张军介绍本市疫情最新情况。
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封控管控区域内人民群众就医服务
现在有些市民询问因排查封闭在家无法就医,但患者需要定期治疗,比如放化疗、透析等,还有孕妇要产检,怎么办?
对此,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表示,看病就医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提供医疗服务是医疗机构的基本职责。统筹好疫情防控工作和正常医疗服务的保障工作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至关重要。
近期疫情发生以来,市卫健委高度重视封控管控区域内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各区完善疫情条件下医疗服务管理运行机制,全力保障好疫情防控期间封控管控区域内人民群众的就医服务。
一是分类救治,加强医疗服务分级管理。对于封控管控区域,建立完善应急状态下医疗服务管理运行机制,要求各区综合考虑辖区医疗机构的服务体量、专业能力、交通区位等,指定具备相应医疗能力的定点医院,重点满足急危重症患者、孕产妇、儿童以及血透、放化疗等需要维持定期治疗重症患者等不同需求患者基本的、必须的就医需求。
二是精细管理,采取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医疗服务管理措施。我们要求各区做好封控管控区域内医疗服务需求调查梳理,对重点人群建立台账,安排专人提供咨询服务,进行评估,对确需紧急外出就医的,安排专车,提供“点对点”闭环就诊接送服务。封控期间,我们要求特别关注孕产妇、血透、放化疗等特殊患者,比如对于临产孕产妇,要求各区定点医院设立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保持通道畅通,接受产检和分娩,同时也要求市级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采取远程指导、现场会诊等多种形式,加强技术指导和支持。对于血透、放化疗患者,要求各区定点医院合理分配和调整医疗资源,保障患者尽可能按照原有治疗方案接续治疗。
三是强化感控,最大限度确保医疗安全。要求各区定点医院强化感染防控措施,在急诊抢救室、手术室、病房设置缓冲区,配齐相关专业医务人员,配备充足的医疗物资和防疫物资,确保有救治需求的人员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
四是创新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作用。要求各医疗机构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完善服务功能,提供线上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宣教、就诊指导、慢病复诊、心理疏导等,有效解决适宜人群的就医需求。
静安:及时提供生活物资,落实落细服务保障
针对记者提问,今天公布的中风险地区好像是一个批发市场,静安区采取了哪些措施,对封闭区域是如何管理?
静安区副区长张军介绍,针对此次出现的疫情,在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控办的指挥下,按照市、区的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我们迅速 组织开展应急处置,严格落实相关防控措施,统筹做好区域管控、流调排查、转运处置、核酸检测、场所消杀等各项工作。
一是迅速落实区域管控,及时开展流调排查。关于今天新增的中风险地区,为河南北路233号,是以服饰批发为主的商业楼宇。我们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迅速落实区域管控,确保相关楼宇、点位有专人负责,进行分层、分块管理。同时开展人员排摸,按要求落实密接、次密接等人员转运,严格做好闭环管理。紧急协调、内外联动、调运物资,迅速安排好核酸检测场所,确保核酸检测有序开展。
二是及时提供生活物资,落实落细服务保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等支援防控一线,了解管控人员需求,发放相关应急物资,增加物资的采购储备,全力提供生活保障。建立现场应急处置通道,为管控人员及时提供医疗保障。同时,联合市场管理方,做好解释安抚工作,开展答疑解惑和情绪疏导。这些都得到了的大家的支持。
三是强化全区防控工作,确保防控措施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从严从紧,细化标准,落实“一场所一预案”的检查,抓好“五把关”、深化“四做到”。重点强化各类市场的环境保洁、消毒、通风,对重点公共区域,如出入口、厕所、垃圾箱房以及电梯、门把手等部位增加消毒频次;完善入口测温、验码流程;督促市场员工健康情况的“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充分用好在各重点商场、大型超市、市场及人员密集场所的测温验码智能一体机,用技术手段升级,提高疫情防控工作实效。
本市公共交通行业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最近天气转暖,市民比较关心出行问题,交通部门对于轨道交通和公交部门防疫工作是怎么做的?
市交通委副主任王晓杰表示,面对近期出现的本土病例情况,本市公共交通行业继续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市民乘客安全健康出行。
根据《本市交通行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指引》6.0版,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管理,一、在人员管理方面,要求乘客乘坐轨交、地面公交必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乘坐轨交的乘客进站前需测量体温,对体温异常的乘客拒绝其进站,同时加强车站现场巡视力度,对发现不规范佩戴口罩的人员及时劝阻;我们还要求公交驾驶员提醒上车的乘客佩戴口罩,对拒不配合的乘客拒绝其乘车。我们的工作人员、司乘人员每天上岗前需测量体温,在岗期间必须规范佩戴口罩。
二、在车辆管理方面,轨交列车在运行期间,确保通风系统开启,做好日常保洁消毒;每次出库前对车厢内部尤其是拉手、立柱、扶手、车门等乘客易接触部位进行消杀。地面公交在发车前开启车窗车门,进行通风;运营期间,在室外温度允许条件下,关闭车内空调,开窗通风;如为全封闭车厢,采取空调通风换气;每天营运结束后,对车厢内进行消杀,对重点区域如车内空调出风口、扶手、地板、车窗开关把手等擦拭消毒。
三、在站点管理方面,每天营运结束后,对乘客接触设施,如轨交车站安检设备、自助售票设备、闸机、各类楼梯扶手,地面公交首末站内候车厅座椅、无障碍设施设备等;对乘客接触区域,如轨交车站出入口、站台、站厅、公共卫生间等,地面公交首末站候车室、发车位、商店等进行消杀。同时我们也要求机场、火车站等区域继续落实好各项防疫措施,守好“入城口”。
在此,我们再次呼吁,市民出行还是要牢记防疫“三件套”,做好防护“五还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不要在车厢内饮食。
出租汽车(含网约车)不得承接进入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业务
近期可能有更多市民选择网约车、出租车出行,请问怎么加强防疫管理?
市交通委副主任王晓杰表示,按照刚才提到的《本市交通行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指引》6.0版要求,一是加强人员防护,驾驶员每日发车前开展测温;营运过程中驾驶员全程佩戴口罩,并提醒乘客佩戴好口罩,经劝阻后拒不规范佩戴口罩的乘客,驾驶员可以拒绝其乘车。
二是开展车辆消毒,对司机方向盘、座套、安全带、座椅、脚垫、后备箱、车门把手、车窗升降按钮、后备箱按钮等部位及企业办公营业场所,每天营运后实施消毒。
三是室外温度和车速允许条件下,经乘客同意,关闭车内空调,开窗通风。
四是出租汽车(含网约车)不得承接进入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业务,暂停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跨城服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