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公园已闭园,“云植树”代替线下植树活动
2022-03-1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3·12植树节,记者了解到,受疫情影响,上海多座公园闭园,各类线下植树活动也相继取消,不过丰富多彩的线上“云植树”活动依然能让疫情中的市民感受到春意。

 // 线上植树取代线下活动 //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获悉,到目前为止,本市静安、普陀、徐汇、宝山、闵行、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崇明等区的77座公园采取临时闭园措施。另还有浦江郊野公园、豫园、海湾国家森林公园已采取临时闭园措施。

此外,上海植物园、上海古猗园、上海动物园室内场馆暂停开放,辰山植物园温室景点暂停开放,鲁迅公园梅园内梅轩暂停开放,古华公园室内厅堂暂停开放,廊下郊野公园廊下生态园室内场馆暂停开放,世博文化公园申园也暂停开放。闭园的公园和室内场馆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公园方面也温馨提示市民在游园期间规范佩戴口罩,做好防疫“三件套”、防疫“五还要”。

今年植树节正值周末,各大公园准备了丰富的植树活动,然而受到疫情影响也纷纷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线上植树活动。

共青森林公园原定招募15组家庭今天在公园内线下植树,现已取消。不过,园方推出了“樱花、桃花、海棠、杉树、雪松”五大树种供社会认养,还推出部分香樟供企事业团体认养。其中杉树认养还能采取分期模式,自今天起每月放出10棵供认养。

辰山植物园也在植树节前期开展别具特色的在线认建认养活动,认养树种包括海棠、木兰、梅花等,每种各100棵,每人限认养一棵,认养时间可持续一年。

世纪公园供认养的树木位于一号门的湖滨大道,品种为香樟。园方告诉记者,目前认养林中还有约50棵香樟可以认养,认养年限最长可以达到20年。“如果树木在认养年限内枯萎或因规划需要被移植,我们会及时告知,并安排相同品种、数量的树木。”园方表示。

滨江森林公园是首批被赋予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的公园,植树节当天原本要举行的线下植树活动也已取消。目前,园方推出4个树种、共400株树木供“云认养”,包括100株美人梅、100株美人茶、100株香樟、100株水杉,认养期限为1年。

 // 开放古树名木供认养 // 

记者了解到,供市民认养的树木中不少是古树名木。如上海植物园今年开放了植物大楼西侧的80株榧树和80株水杉,以及兰室边树龄100年的罗汉松、槭树园内树龄150年的瓜子黄杨和树龄100年的南紫薇这3株古树名木和梅园、竹园2块绿地供市民认养。园方还联合支付宝共同推出了“植树节,一起认识植物”趣味科普知识问答,胜出者可获得答答星球限定版“植物达人”勋章。

除了公园外,各区绿化部门也梳理了区内可供认养的资源,一出门或许就能见到自己认养的树木。如杨浦区绿化市容局就整理出了一份“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认养清单”,其中包括21棵古树。其中最年长的是一棵树龄在400年的银杏,位于兰花新村内。此外肺科医院内可供认养的树木中,有13棵龙柏、广玉兰、香樟、乌桕、桂花等古树,树龄都在100年以上,3棵古树后续资源树龄也达到了80年。

记者从本市绿化部门获悉,至2021年底,上海已新增森林5万亩,抚育公益林3万亩,新建千亩以上开放休闲林地10个。有关部门还完善优化了本市《开放林地建设导则》,为林地能更好地服务市民提供支撑。

上海人多地少,市民参与实体植树的机会不多。自2017年以来,上海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制定的《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试行)》,试点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以在线认建认养方式替代线下实体植树。

目前,市民可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绿色上海”微信公众号、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官网等多种途径,进入认建认养平台。在平台上,可以对认建认养全流程进行线上操作,区域、树种、认养费用等信息都有公布,认养变得更透明、更便捷。认养之后,市民还可以通过手机查看自己的尽责或荣誉证书,或看看认养树木视频,经常关注树木的生长状况。今后,平台除公园树木认养外,还会提供特色植物认养、公园绿地认养,让认养形式变得更丰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