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警察蓝”化身“防疫白” 守护上海这座城
2022-03-1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剪辑 受访者/图、视频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警察蓝”化身“防疫白”,一位位民警汇聚起不平凡的力量,筑起上海疫情“防护墙”。他们逆行而上,通宵达旦维护核酸检测秩序;他们紧急救援,为孕妇和生病婴儿开通绿色通道;他们安抚人心,化身“心理调解师”聆听需求;他们争分夺秒,为市民转运回家保驾护航。这些无惧无畏的公安民警和众多防疫人员严阵以待,守护着上海这座城市。

 ▼ 逆行而上 ▼ 

主动请缨入驻小区协调沟通

防疫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得知辖区小区封控后,众多青年民警逆行而上,主动请缨入驻小区。他们最忙时一天只睡2小时,只为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秩序,和居委会讨论最优方案;一天回复上百条居民微信,化身封控小区的“心理辅导师”......

为响应区防控指挥部门要求,闵行公安分局梅陇派出所副所长郭永刚与社区民警何暐主动下沉社区开展工作。郭永刚的防疫一线工作更像是一个综合岗位,与志愿者一起搬运快递、协助清运垃圾,解决临时来访者诉求或者协调外出就医、代居民遛狗等,覆盖各类生活细节,“我们能够理解居民面对突发情况时,可能会出现焦虑、茫然和不安,这个时候我们及时出现会让大家安心一点。”

从“警察蓝”到“防疫白”,封控小区的民警以继守护万家灯火,正是他们与居委会等多方的协调合作,令居民逐渐安心。郭永刚曾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一位清洁阿姨在雇主家打扫完出小区时,发现已经不能离开。面对焦急的清洁阿姨,郭永刚建议道,让阿姨先和志愿者一起住,再想办法解决用餐问题。后来,这位大姐在民警的帮助下乐观从容不少,还主动报名做了社区志愿者。

静安公安分局彭浦镇派出所民警徐德露也主动报名参加社区核酸检测点执勤工作。3月16日一早,徐德露便来到阳城世家苑小区的核酸采样点,维持排队的秩序,耐心地向群众讲解核酸检测前的注意事项,并提醒大家在等待检测的过程中正确佩戴好口罩,看到老年人便主动上前帮忙扫码、预约登记。

公安民警和无数防疫工作者一起通宵达旦地忙碌着,只为守护上海这座城市。他们温暖着他人,也时刻被温暖着。无论是居民亲手制作的本地塌饼,还是居民唱起的《歌唱祖国》这首歌曲,这些都是封控小区居民送给民警和防疫人员的礼物。在封控小区,人性的温暖在闪耀。

 ▼ 紧急救援 ▼ 

为孕妇婴儿联络开通绿色通道

3月15日凌晨,在松江九里亭街道的一个防疫排查小区,4月龄婴儿突发疾病、上吐下泻。紧急时刻,松江民警联合多方,开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们上演20分钟紧急救援。所幸,在民警的帮助下,婴儿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当时,松江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民警陈征在小区遇到一对神色焦急、怀抱婴儿的年轻父母,陈征赶紧上前了解情况。原来,仅有4个月大的小婴儿在半夜突然上吐下泻,但因小区防疫排查二人无法带着孩子外出就医。

针对这一突发情况,陈征第一时间联系急救中心呼叫救援,并将此情况及时上报居委会疫情防控小组,帮助孩子父母顺利开具转运单。同时,对年轻父母进行心理疏导,安抚其焦躁情绪。在医疗救护车到场后,陈征积极协调小区、物业及居委会开放管控卡口,整个转运过程仅用20多分钟,最终成功将婴儿送至医院进行救治。陈征的及时响应、细致负责,获得了患儿家属的衷心感谢。

闭环管理小区内婴儿的救治牵动人心,为孕妇开通产检绿色通道同样离不开民警的身影。近日,浦东新区沪东新村派出所辖区一小区采取闭环管理,民警张伟平主动逆行,配合居委保障小区秩序。在他开展工作时,一名高龄孕妇上前求助,担忧影响自己的产检,更担忧一旦发生意外得不到及时救助。

此时,由于小区刚刚封闭,医护人员还未到场。张伟平便一边安抚对方情绪,一边联系自己熟悉的医生,帮忙进行电话问诊。经过医生在电话里的仔细问询,对孕妇进行了身体评估和心理疏导,成功缓解了孕妇的焦虑情绪。张伟平还提供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方便对方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联系求助。这个电话很快就派上了大用场。第二天,这位在家休息的高龄孕妇突然“见红”。情急之下,家属直接打电话向张伟平求助。他赶紧联系居委汇报情况,协调120急救车进入小区,将孕妇转运至医院进行检查。因及时送到医院,孕妇平安无事。

疫情无情人有情,隔离小区里的温暖故事还在继续,逆行民警的温暖守护不停歇。

 ▼ 安抚人心 ▼ 

化身“心理调解师”温暖封控居民

对于众多奔波在社区防疫一线的民警而言,化身“心理调解师”聆听居民的需求,安抚居民的情绪已经成为“本能”。在封闭管理小区,青年突击队的浦东公安民警用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次次优化核酸检测方案,安抚着居民焦急的内心。

“目前小区外面的防疫压力都比较大,人手比较紧张,大家也体谅一下。”“我们会申请再加派医务工作人员过来帮忙。”近日,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世纪广场治安派出所民警曹申杰以及同样居住在小区里的陆家嘴治安派出所民警奚唐晖和南码头路派出所民警徐晓东,成立了青年突击队,配合居委开展防疫工作,维护小区秩序。

起初核酸检测采样时,由于排队等待时间较长,等候的居民纷纷发起牢骚,希望优化核酸检测时间。面对焦急等候的居民,曹申杰和青年突击队的成员一遍遍耐心解释,并有序引导居民加快流转速度,维持采样点的现场秩序。看见忙碌的民警身影,听到他们的耐心安抚,居民们逐渐安心。

隔离病毒,连接温情,民警们即便再忙碌,依然第一时间了解和安抚居民情绪。“我的母亲昏倒了,她住在隔壁小区,怎么办啊?”3月15日一大早,封闭小区门口的动静引起了浦东公安分局看守所青年民警朱旖旎的注意。由于被封闭在小区,王阿姨无法与外界联系,电话一时半会打不通。朱旖旎见状一边安抚对方情绪,一边通过居委书记联系隔壁小区居委寻求帮助。经过多番打听,朱旖旎和居委会确认王阿姨的妈妈已送至医院,并无大碍,放下心来的王阿姨终于如释重负。

在封控小区,不仅有居民担心住在隔壁小区的母亲,也有因不会手机下单担心无法买菜的老年人。3月14日上午,在杨浦区松花江路某小区的核酸检测现场,杨浦公安分局延吉新村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副主任朱鸣遇到居民曾老伯焦急的求助。因为老伯本人不会用手机,隔离期间的买菜成了问题。于是,朱鸣自掏腰包,为曾老伯购买了蔬菜食品,第一时间“送货上门”。曾老伯收到自己平时最爱吃的豆制品,眼圈一下子红了,对接下来十几天的隔离生活安心了很多。

 ▼ 同心协力 ▼ 

民警夫妻携手逆行共同抗疫

并肩奋斗是爱情最美的模样。“婚礼可以推迟,但身上的责任不能缺席。”面对疫情,金山公安分局山阳派出所民警杨阳和妻子选择推迟婚礼,各赴“疫”线,与病毒赛跑。3月12日,金山区山阳镇海悦馨苑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作为海悦馨苑的社区民警,杨阳成了名副其实的“陀螺人”。第一时间组建防疫志愿者群、核对人员信息、及时帮助被封群众解决困难......“我就是居民的客服,逐一为他们答疑解惑”。杨阳说道。

3月15日凌晨5点47分,杨阳更新了一条楼宇间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的朋友圈。这是他奋战到凌晨3点,在车上稍稍休息了2个小时后发的内容。这些忙碌和坚守在防疫一线的民警和他们的家人,正是全市防疫工作者的一个缩影,他们连续作战,为守护城市安全、守护市民健康付出巨大努力。

同一条战线,不同“阵地”,近在咫尺,却无暇见面。在封控小区,有众多青年民警和家人一起成为社区防疫工作者和志愿者,携手逆行共同防疫。在黄浦公安这个大家庭中,青年民警季一凡和黄雨雯从陌生人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之后又成为夫妻。3月10日一早,夫妻俩一如往常地准备驱车上班,发现小区已经封闭管理。不多时,便有居委干部在小区群内开始募集志愿者。消息一经发出,他们便一起报名,成为了社区防疫志愿者。

无论是喉咙喊到嘶哑或是手臂搬到酸软,人群中,只要想到彼此,即便隔着厚厚的防护服及紧勒的口罩,坚持的力量就油然而生。季一凡和黄雨雯就这样在不同的岗位,以同样的默契共同抗击疫情。他们一个协助居委协调居民日常生活、核酸检测、生活物资采购等各项事宜,另一个白天帮助居民整理快递货架,晚上开展社区治安巡逻工作。他们还与其他公安民警、医务人员、技术维修人员、社区服务人员共同组织成立“社区紧急服务团”,为小区内可能会存在的矛盾纠纷、医疗救助、设备故障等问题做好准备工作。

 ▼ 保驾护航 ▼ 

短时间转运数千名封控人员

近日,上海南京西路上的越洋广场深夜解除封控的视频在朋友圈刷屏。938辆出租车在100分钟内,护送2091名封控人员安全到家。这100分钟温暖而有序的背后,离不开静安公安分局民警与多方的相互配合。

面对数千名解封人员,如何高效转移、保障秩序?解封当晚,已连续多日在抗疫一线岗位的静安公安分局静安寺派出所副所长张鹏与多名民警、辅警第一时间参与解封现场的秩序维护工作。“我们联动了商场物业、保安等相关单位,对办公楼大厅增设硬隔离,并对临时停车点进行规范。在广场内,民警们还积极协调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指挥引导,实现解封人员‘出楼、上车、启程’一条龙服务,确保现场快速有序放行。”静安公安相关负责人说道。

突如其来的封控,难免让商场内的人员猝不及防。面对情绪有些激动的市民,静安民警化身“心理调解师”,耐心地安抚引导、解释政策。“最重要的是帮市民尽快联系上属地居委,确保人员转运闭环的安全。此外,我们协助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解答市民的各项疑问,并为这些市民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尽快度过这段时期。”张鹏回忆道。当天21时30分许,在接到解封指令前,静安寺派出所已会同交警部门在岗就绪。22时起,一辆辆出租车搭载着封控人员有序驶出广场,一路上都有民警的引导指挥,进一步确保了转移闭环的高效和安全运转。

疫情防控正在继续,感人的故事也正在上演,众多防疫一线的公安民警为上海支撑起战胜疫情的底气和信心。春天已经到来,樱花已经初开,待疫情过去,我们共赏春花烂漫。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剪辑 受访者/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