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健康云登记、食堂服务……校园健康防线里青年展担当
2022-03-1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上海师范大学封闭管理期间有814名志愿者参与到防疫一线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近7000小时。这既是志愿服务时长,也是学生们的“实践课堂”。春意料峭,众志成城,学生党员、退伍兵、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及校院两级学生骨干,正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力量,共筑校园健康防线。

  提高现场检测速度  

细致做好健康云登记服务

上师大学前教育学院2021级学前教育专业的拉巴平多是一名藏族学生,家乡在离上海有4200多公里的西藏山南。三年来,直到学校此次进入闭环管理,拉巴平多才有了第一次核酸检测经历。老师们的细心周到、“小橙子”们的热情友好、医护人员的严谨有序,缓解了她的紧张情绪。在他们的感召下,拉巴平多也成为“小橙子”的一员。

在大规模核酸采样中,信息登记工作尤为重要,为此所有参加核酸检测的人员都必须在“健康云”信息服务平台中提前预约好核酸检测服务。为保证核酸检测的顺利进行,拉巴平多和志愿者们通过微信群、电话、短信等方式,提前通知各位同学预约检测信息,并截图保存,协助手机操作并不熟练的后勤工作人员等进行预约。提前的准备,使现场核酸检测速度大大提升。

齐心守“沪”,共同抗“疫”。“在上海求学,虽然离家很远,但我依然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体会到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拉巴平多说道。

  食堂引导秩序  

点滴贡献都在为战疫出力

2020年的春日,朱玺霖还是一名高中生,面对疫情,她胆战心惊地躲在同为医生的父母亲的背后;2022年的春日,朱玺霖已是上师大美术学院雕塑1班的大二生。在学校进入闭环管理阶段后,朱玺霖学着父母的样子,选择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学校闭环管理期间,学校在不断加大线上云餐厅配餐的同时,也建议师生分时段就餐,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朱玺霖成为食堂志愿者的一员,负责引导师生们有序就餐。

“同学请佩戴好口罩”“同学请间隔就座”……刚开始,这些提醒的声音会被同学们忽视,甚至影响到就餐心情。经过志愿者温和耐心的解释与引导,同学们越来越配合,到后期更是不需要提醒,与志愿者们相视一笑,就自觉有序就座,让志愿者们内心充满成就感。

食堂志愿者只是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小小一环。朱玺霖只是在食堂内外站了七个小时,提醒就餐与核酸检测的排队间距,就已经满头大汗。每当看到防护服下的医护人员不辞辛劳,从烈日到繁星,始终坚持岗位的样子,就会想起父母。

“最近,我和父母的联系越来越少,我不敢问他们累不累,也明白,任何多余的关心都会打扰他们工作,耽误他们的休息。每当这种特殊时期,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已然成为我和父母心照不宣的约定。”朱玺霖希望大家都能以点滴之力为防疫做出贡献,致敬所有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每一位坚守在岗位上平凡的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