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这5名小学生何以能独享在校版“空中课堂”?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近日上海中小学生又重启了“网课模式”,学生们多数居家,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线上学习,而位于上海奉贤区南桥镇的江海第一小学校园里,有5名小学生居然可以在校长和学校老师的陪同下进行“空中课堂”的学习,这是为什么呢?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为一线战疫人员照顾好孩子的“100天”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呀?”“你数到100天的时候,爸爸就回来啦”这是上海市奉贤区江海第一小学一年级(4)班樊同学和她爸爸之间的对话,她的爸爸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检验科的一名医务工作者,正在一线与病毒争分夺秒地赛跑,没有办法回家照顾她,而她的妈妈也要上班。
3月12日,学校通知要开始居家线上教学了,可是爸爸回不了家,妈妈要工作,家里只剩下她一人,该怎么办呢?
“我们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排摸,居家在线学习有困难的家庭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我们接到申请以后一一核实了情况,了解到除了樊同学还有其他4个学生遇到了困难”。
江海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褚红辉告诉记者,学校领导班子开会商议后决定开先例,主动为家长排忧解难,安排专人看护居家无人照护的学生,学校网管员为他们开辟绿色网络通道,保障学生在校顺利参加在线学习,替家长照顾好这些孩子。
据褚红辉介绍,学校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进行消杀,这5名学生家长和学生到校前也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到校查验绿码、行程码、测体温等确保安全。学生每天早上由家长送到学校,按照年级和班级的不同划分在不同的教室上网课和互动,以免互相之间产生干扰,影响学习,其间会有老师做好一切网课需要的准备工作。
课间休息时老师还会带着学生一起跳跳绳、散散步、做做体育运动,同时学校的保洁阿姨会负责做好卫生,安保人员负责安全保障工作,方方面面都看护好学生。
中午的吃饭是个大问题,针对这些学生的就餐问题,褚红辉和学校老师共同商讨了多次,最终决定请具备合格资质和条件的餐饮公司专门把饭菜送入校内,让这几名学生和老师们共同就餐。
“午餐结束后孩子们就在校长室旁边的妈咪小屋沙发上午休”,褚校长告诉记者,学校为学生们备好了防寒的毯子,13:30会有老师唤醒他们,醒醒瞌睡准备上课,14:00准时开始下午的学习,学校也提前和家长沟通好了下午放学后学生的接送问题,最晚可以看护孩子到18点,以便双职工家长下了班来接。
“疫情当前,医护工作者冲锋在前是为了我们,所以我们更要为他们做好后方的保障工作,看护好他们的小孩”,褚红辉校长说道。
你的举手之劳,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这期间,褚校长几乎天天往学校跑,她说要跑得勤一点,一有时间就和孩子们一起吃饭聊天,问问孩子们还有些什么需求。她记得有一次,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告诉她:“褚校长,我可喜欢在学校上课了,我想天天来学校。”看得出来她很开心。
褚红辉感慨:“我想如果我们不帮忙看护,这些孩子可能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家了,虽然他们真的很棒,很多都会做家务了,独立自主能力也不错,但是想想,始终是孤零零的。”
与此同时,褚校长也考虑到孩子和家长建立亲密亲子关系需要陪伴也需要时间,所以只要家长有空带孩子就会尽量让他们多陪陪孩子,学校会提前跟家长商量好第二天是否需要送到学校看护,学校提供的看护工作也相对灵活。
褚红辉说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这只是举手之劳:“我们没什么的,就是老师辛苦一点,要轮流排班,因为他们还要给其他学生上网课,但是只要家长有需求,我们可以一直帮他们看护孩子,解决他们的看护难问题。”
“学校的看护工作为我们在一线抗疫的医务工作者解决了后顾之忧,看到孩子在校学习、生活都被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家长也就能安心继续抗疫。”江海第一小学一年级(4)班樊同学的妈妈告诉记者。
一年级(3)班赵同学的爸爸说:“因为应急管控的原因,孩子奶奶无法来照顾他,学校能为孩子安排老师进行看护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看到看护老师发来的他在校学习吃饭的照片,我们也就放心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