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感染者中中青年为主,非重点区域筛查可及时发现隐患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常鑫/图
非重点区域阳性发现者低于重点区域,筛查是有效的。无症状感染者中中青年为主。这是今天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专家透露的信息。
非重点区域阳性发现者低于重点区域
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介绍说,在非重点区域筛查期间,全市共组织采样人员约2.5万人,设置临时采样点近1.8万个,投入4000余名检测人员全天候开展检测,单日检测能力提高到单人单管190万份以上。
3月18日-20日,全市非重点区域累计筛查1000余万人次。“我们发现了一些阳性感染者,同时根据流调,也发现一些相应密接的感染情况。从这两天公布的数据来看发现阳性者很多也是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当然还有筛查发现的,这两天公布的数据也反映了这次筛查的成果。” 邬惊雷表示,目前,上海正按照防控方案的要求,已对阳性感染者采取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措施。这次排查从数据上来看,很重要的就是,非重点区域阳性发现者总体要低于重点区域阳性发现者,这是一个初步判断。
他表示,本次非重点区域筛查使我们及时发现隐患,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将按照“街镇-小区-楼栋”逐级开展后续的核酸筛查及管控工作,也就是对阳性感染者所在的街镇及时开展排查,甄别出密接和次密接,同时对他所在的小区进行管控和排查,如该小区仍出现阳性感染者报告,继续对阳性感染者所在的楼栋进行管控。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复杂的街镇,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研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目前,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一点,就是要‘少流动、静下来’,能居家办公的就居家办公,能线上办的尽量线上,减少聚集,做好个人防护。”他表示。
无症状感染者中中青年为主
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付晨表示,根据国家标准,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没有相关临床表现的人员,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员、高风险职业人群以及人群筛查的途径来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的多少,与病原学特点、人体抵抗力、疫苗接种、发现方式等有关。
一是病原学特征。我市本轮疫情的新冠病毒分型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2亚型,其特点为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临床症状不典型,目前全国主要的流行株是奥密克戎变异株。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也介绍了,全国目前在院感染者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超过95%以上。
二是关于感染人群的年龄特点。我市本轮疫情感染者的平均年龄40.6岁,中位数年龄40岁,60岁以下的比例占84.5%,感染者总体以中青年为主,健康状况良好,机体抵抗力较强。相应的,无症状的比例也较高。
三是与大规模疫苗接种有关。目前,我市新冠疫苗接种总量已超过5500万剂次,2200多万人完成全程接种,1100多万人完成了加强针接种。本轮疫情感染者绝大多数都已经全程接种过新冠疫苗,人群免疫力在增强,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也会增多。
四是与感染者的发现方式有关。有症状的感染者往往是在出现症状,因症就诊过程中在医院发热门诊或者药店被监测哨点发现。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通过核酸检测、人群筛查等方式发现。近期我们集中开展了区域网格化的核酸筛查,发现了一定数量的阳性感染者,其中包括处于潜伏期和早期的无症状感染者。
付晨表示,随着疾病的发展,有部分无症状感染者会表现出临床症状而转为确诊病例,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同时,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所以借此机会再次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戴口罩、勤洗手,减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强个人防护。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常鑫/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