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宝山青年突击队17天辗转3个社区,把经验做成25页宝典
2022-03-2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用平板车推快递容易货损,背着几十斤重的消杀罐爬楼极其耗费体力,医护人员人手不够却要应对闭环小区近万人的核采……

面对这些坎,宝山的抗疫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并没有“硬着头皮上”,而是设计了一个个精巧的工作流程,高效又减负地完成任务。

从3月10日迄今,宝山共青团组建的全区第一支进入封控社区的区级青年突击队已经辗转2个街镇7个封控社区,奋战了17个昼夜。在百忙之中,有队员们根据对封控小区志愿服务的一线“实战”经验,总结设计了一套《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志愿服务工作建议手册》,目前这一长达25页的手册已发至全区各青年志愿者团队参考。

  高效    巧改流程,将工作时间浓缩到秒  

疫情来袭,宝山团区委在前期招募组建350余人抗疫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又陆续组织50名志愿者分5支队伍进入封控小区。其中,宝山团校校长郭万千带队的10人驻内场抗疫突击队,这17天来已连续转场服务3个封控社区。

这支突击队的成员都是区内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银行、社会组织的团青骨干,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最小的是1999年出生的“准00后”。

3月10日来到第一个大型封控小区时,大门口的快递已经堆积成山。如何快速将它们运送到20米开外的快递货架上成了郭万千等队员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从最初的“人肉转运”到用平板车,队员们普遍感到一个词——吃力。打包的奶茶、鸡蛋、水果等随时可能从车上掉下来。郭万千紧急建议镇驻地指挥部,很快从辖区超市配送了10辆超市推车,小小的改变,大大节省了人力,快递的转运时间一下浓缩到了6秒,非常高效。推车不用的时候还能就地锁住,形成一道自然的隔离栏。

突击队所在的第一个小区需要开展近万人的核酸采集样,医护人员人手有限,核采时间需要争分夺秒。为了助力医护人员的流程,队员们主动成为“医护小助理”,将核采动作分解成多个步骤,自己包揽了扫码、将棉签拆封、按10个一组归拢咽拭子、将采样好的棉棒掰断装入试管等步骤,这意味着医护人员只需要操作捅管子的最核心流程就行,使得核采的时间一下浓缩到了短短的3秒。

和很多老旧小区一样,该小区同样有不少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于是,队员们又设计了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直接跳转到健康云登陆页面,整个过程只需要1秒。

  细致    严谨消杀一个不漏排摸,制作手册  

如果说转运快递、核采、生成二维码需要高效的话,在面临小区消杀、人员排摸等工作任务时,这支青年突击队则在细致上做文章。

偌大的小区,因为封控的缘故,保洁工只有4个人,队员们主动补了4人,组成了消杀小组。郭万千告诉记者,消杀时,需要穿着防护服、背着30斤左右的消毒罐爬楼,工作异常辛苦。在头脑风暴下,大家想到了采购一批浇花的喷淋壶。队员们一手拿一个,每两壶正好消杀一栋楼。而消毒罐则成为了补给仓。这样一来大幅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体力。与此同时,队员们在消杀时耐心细致地照顾到每一个角落。

这一大型小区有部分属于群租屋。队员在扫楼时,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一一敲门核实。

这支青年突击队中还有来自上海宝山区普莱德青年应急救援服务中心的志愿者林浩。在他的牵头下,将大家十几天的封控小区实战总结成了《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志愿服务工作建议手册》。“从上门验证住户信息、帮助居民扫码,到小区整体消杀、快递搬运,历经三个封闭小区战斗的队员们已经完全熟悉了小区所有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我们希望将经验分享出去,形成固定的模板。”

据了解,此轮疫情,宝山团区委除直接带队进入封控社区参与志愿服务外,还针对时间短、范围大的志愿服务需求,就地广泛发动志愿者,累计发动5615名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直接参与核酸检测、信息排查、物资转运等志愿服务,累计发动1.33万余名社区小先生的家长加入社区防疫志愿者队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