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丨听青年医师们讲述方舱医院开舱的温暖12小时
2022-04-05 青年

陈博武(右)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这是惊心动魄的12小时,有我们的团结,有我们的汗水,有我们的泪水,更有我们的感动!”4月2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2舱开舱迎来首批患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医疗队的医师们事后向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讲述了这充满温暖的12时辰里的故事,有与同伴并肩作战的团结一致,也有与病患之间的温暖点滴。

  “肩并肩,有曙光,有未来”  

4月2日,是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2舱开舱的日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医疗队在这里迎来了他们的首批患者,曙光医院肝病科主治医师陈博武和妇产科主治医师杨梦琪就是第一批进舱“开荒”的医疗队队员。

回想起那夜的12个小时,陈博武颇觉恍如隔世,她在日记里写道:“这12个小时里我经历了太多第一次,资历尚浅并没有去过急诊、发热门诊轮转的我,第一次连续工作12小时,第一次穿大白防护服,第一次穿纸尿裤……这些都是我难忘且值得铭记的回忆。”

早在整理行囊准备奔赴“战场”时,陈博武就收到了她的研究生导师高月求教授发来的消息:“我带队,你放心吧。”“那一刹那,我觉得心中一切的恐惧和紧张都消散了,跟紧导师的步伐,无所畏惧!”

晚上8点左右,换好“大白”服写好名字后,即将入舱前,领队高月求教授曾站在入口处,再三确认已经防护完全后对她说:“不要紧张!加油!”还记得有一位护士为她在胸前贴上了党徽,她说“那一刻,真的热血沸腾!”

入夜了,大家都感受到了寒冷,而在凌晨最冷的这两个小时里,有一个人冲在前的身影最令陈博武感动不已:“他是我们临时团支部的支部书记杨梦琪老师。”

中途陈博武见杨梦琪甩了甩酸疼的右手,主动问他是否需要轮换一下工作,杨梦琪回答说:“既然已经接了这么多病人了,就让我继续冲在最前面为你们挡下所有吧。”那一刻,陈博武真的很感动,也很受鼓舞,在后来的接诊中,她努力替杨梦琪分担,帮助他维持秩序,让他能更专心地询问情况、快速分诊。

杨梦琪

另一边,杨梦琪心中也记挂着同伴给的小温暖,因为舱内外温差加上不停走动,他的护目镜早已一片雾蒙蒙,有些看不清路,他有点流涕打喷嚏,心里想着:“好在今天上午王雪莹给了我一片感康片,临出发前陈博武给我加持了一下荆银合剂。”

“中医人,肩并肩;有曙光,有未来。”陈博武告诉记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坚信,我们一定行!”

  “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作为医者的满足”  

除了与队友之间并肩作战的情谊,陈博武和杨梦琪也记下了一些发生在他们与病患之间的温暖点滴。

陈博武在舱内为已经安顿好的病人分发中药,她说第一次把中药递给病人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忐忑,就像平时和自己床位上的病人一样,给他们介绍中药、叮嘱他们多喝水、多休息”,后来收到了来自病人的一句句“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她说感觉好像除了穿了身“大白”服,和平时看诊并没有什么不同。

她还记得有一个病人,去发放中药时已经躺下准备休息了,当听到是中药时,立刻坐了起来说:“我现在就要喝”,她还劝他先休息说不急,结果他说:“不行,我现在就要开始喝,正好有点咽痛,谢谢你,太及时了。”那一瞬间陈博武感受到了作为医者的满足。

夜班接转运大巴时,杨梦琪总是冲在最前面的一个,他还记得当时有两个大人抱了两个小孩,没有办法提行李,于是他和另外2个同伴帮忙提了进去,他说:“我提了两大个手提袋,走了没多久已经气喘吁吁、汗如雨下,虽然很累,但我还是咬牙坚持,因为我的身上不仅有大白服,还有党徽!”

把病人送到了指定的床位后,她们感动得说着谢谢,杨梦琪回应道:“没关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说罢,他们转头离去,又冲上了一线。

“黎明前的夜很冷,我左手有点发僵了,右手一直举着有些酸疼,但是我戴了两层护目面屏防护,就把直面病人的工作交给我吧。不知道接了多少车,但是我知道,8:00交接班的时候我们舱共收治了780名患者!”杨梦琪告诉记者。

12小时结束,坐上回酒店大巴后,杨梦琪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里和同事们分享了自己上第一班岗的工作经验,他从开头到结尾把所有工作都回忆了一遍,当然也不忘叮嘱同伴们:“晚上很冷,大家一定贴好暖宝宝!”

杨梦琪说:“这是惊心动魄的12小时,有我们的团结,有我们的汗水,有我们的泪水,更有我们的感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