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区抗疫|每天自制社区防疫小报,努力打通信息抵达的“最后100米”
2022-04-0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我们的小区:鸿发家园,位于闵行区古美西路上。我虽然通过系统报名了志愿者,但因为所处楼栋出现了阳性病例,无法上门报到,一起奔波忙碌。于是,我只能用自己还算擅长的事情,做了一份叫做“鸿发早知道”的小报,试着化解居民在这段特殊时期的焦虑和矛盾,让大家一起度过这个艰难时刻。截至4月8日,“鸿发早知道”已经“发行”了六期。

 物资有最后100米,信息同样也有最后100米 

坦率说,在以前,我对小区大群一直有些“恐惧”。用住在同一小区的老母亲的话说,“太吵了,我都要退了”。一个又一个500人的社群,交织着不同的理念,不同的需求,任何一个通知、一个想法都会淹没在无数的信息中,每一句不太谨慎的表达都可能引发争执,每一次“爬楼”几乎都要耗尽手机电量……

而它确实是信息的“最后100米”。在那里,你可以看到每户家庭的需求,可以看到各种信息的转发,有靠谱的内容,当然也有未经求证的传言。它的传播力,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常常超过新闻报道,因为足够“贴近”,人们会对它报以信任。它是情绪的扩大器,也是解压阀。

当家人在传播一则未经求证的内容,而获悉它的来源“在群里”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志愿服务的“新领域”——在信源获取、信息整合、社群管理、内容表达上,我应该有着一定的优势,如果我整理的信息我的家人需要,那么对社区其他居民来说,可能他们也需要。在这个需要居民、社区、物业、志愿者多方互相理解的时刻,如果能有一个声音形成信任感和凝聚力,应该有价值。

于是,我就悄悄入了群,有了第一次尝试。

4月3日第一期,版面还比较简单,头条是一条社区辟谣。这一天的内容,还有《同住人出现阳性怎么办》的科普,还有对“应检尽检”的倡议。显然它的出现让居民略感“意外”,有人读完后追问“明天会不会还有”——可能当时大家都没想到,它可以陪伴居民到现在。

从第二天起,我就给这份“早知道”做了内容分类,第一部分,是结合正确信源和小区现状进行阐述,削减谣言的生存空间;第二部分,是根据大家的争论,力争形成一些共识;第三部分,是发一些依然能让我们感到美好与愉悦的内容——它的设计理念其实和我以前做新闻一脉相承,只不过涉及的话题更细,让“户”也成为了主角。

当然,和常规的新闻发布不同,它的阐述必须要想到每一方的难处,照顾每一方的情绪,在呼吁“理解”前,要把困难写出来,纾解出来,所以,遣词造句会比常规新闻更难些。

第三天,有居民私信我,“我要投个稿,上明天的‘早知道’”,我就知道,这件事,应该做对了。

 最难的不是辟谣,而是共识 

我相信每个小区都会有不少热心人,他们会说“我是凭良心做事”——它确实是每个小区特别了不起的力量,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会无奈地发现,许多人都会因此感到委屈。

为什么?

可能会有热心的阿姨,听闻有其他楼栋的邻居在发烧,就赶紧要下楼去送维生素C;可能会有居民听闻“团购导致团灭”,就发起“禁止团购”的倡议;可能有居民觉得物业不容易,就开始在群里发起一个募捐的链接……

在这些聊天记录里,你会看到许许多多的善意。与此同时,你也会看到大量的关于善意的争执。在日常生活中,它可能会走向“我让居委评评理”,但在此刻,居委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腾出精力,在这些事情上“评理”。

它有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比如说法律法规?很多并没有。这时候需要形成的其实是“共识”——一种“照顾多数、兼顾少数”,让大家都能接受的“小规则”。

比如,有居民必备药用完了,居委很难马上帮上忙,在群里发起求助,恰好有其他楼栋的居民有余量。正在互相道谢打算领取时,有居民“反对”,认为此刻“足不出户”,还是应该让居委或者志愿者想办法。这样的顾虑并非不合理,而随着封控的继续,这样的需求势必会一直存在。怎么办?赶紧综合各方讨论,拟定一个共识:

又比如,“禁止团购”的倡议和拼团的链接交替出现在群里,眼看就要引发矛盾,该怎么协调?趁着争论还没升级,综合大家的看法,继续拟定一个共识:

和辟谣相比,“让善意更专业”更为复杂。它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既要保护善意,又要清除不经意的伤害。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租户与非租户互相理解,同心合力,也是我想在此刻尽力去做的事。

非常幸运的是,我有许多朋友,也在各个小区做志愿者、楼组长,有些甚至“临危受命”,他们也会把自己小区的共识、操作指南和我分享,也让我在写这些共识时更有底气。

 确实很难,但我们依然相信春天 

我们小区确实很难。因为区内资源紧张,病例转运偏慢;居委人手不足,很多信息来不及告知;楼组长大多是退休老人,自己都需要关心和照顾……这些都意味着如果没有疏导,居民的情绪就会是隐藏的火山。

4月7日,阳性楼栋的一位老人在送医后过世。虽然老人长期疾病卧床,但所有居民都非常担心家属,理解他们的悲伤,甚至也能理解他们的不满。但在那一天,家属说,谢谢邻里,真的也谢谢居委,他们也想尽一切办法,兼顾政策和人情。

而在前一天,有居民说:“他们也都是娃娃的爸妈,爸妈的娃娃。我们想出而出不出去的门,也是他们想回却回不了的家”。

我把这天的头图调成了黑白色。记录下了这份缓缓流淌在小区中的悲伤。每个人都需要得到纾解,也需要在此刻隔空相拥。

一个有温度的小区报,记录的不仅仅是宏大叙事、日常通知,更应该有身边人的喜怒哀乐。居民们纷纷发上了双手合十的表情包。一位居民说:“生活还要继续。愿我们更加互相理解,互帮互助,渡过难关。”

和那些奔波在一线的志愿者相比,我做的事情远远谈不上辛苦。甚至现在的社区、志愿者也只是觉得有这么一个在群里整理信息的“小区热心人”。但我想,当有居民说这是“早上最期待的事情”,当有居民说“这事值得报道一下”,当大家更团结、更坚强,这点时间就一定花得很值。

这份疫情期间的小报总会退出舞台,但我也希望它能成为社区的共同回忆。大家会记得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此生难忘的经历。

■ 讲述人:李晖,中共党员、闵行区政协委员、上海一禾高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