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讲述|离开实验室8年,这次我又穿上了白大褂
2022-04-0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每天驱车往返60公里,分拆上万个核酸样本,是什么让这位已经离开实验室8年的浦东青年重新穿上白大褂?来听听浦东市场监管局85后监管员王守法的讲述。

 ◆ 最大的挑战是心理和体力 ◆ 

我3月中旬就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分享核酸检测志愿者的招募信息,但是当时因为我的小区被封控,无法外出,所以没报名。

3月21日,在小区解封后的第二天晚上,我又看到了浦东发布公众号紧急招募核酸检测志愿者的消息,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是相关人员太紧缺了,在征得爱人同意后我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就这样,我被安排到了某医学检验所开展为期一周的志愿支援工作。

我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食品科学专业,毕业论文就是PCR检测方向。之前在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从事过3年多的检测工作。现在在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从事医疗器械的生产许可工作,其中就包括诸如核酸抗原检测试剂盒这类体外诊断试剂。

这是我时隔8年重返实验室,重新穿上白大褂内心肯定有些没底,最大的挑战是心理上和体力上的。举例来说,分拆样本是高风险的工作,需要严格穿戴防护。穿防护服前需要先戴一层防尘帽和鞋套,穿上防护服后还要再穿上防护鞋套,戴上双层乳胶手套,外加N95口罩和隔离面罩。第一次穿防护服的时候我因为没有经验,只脱了外套就穿了。经过两三个小时样本拆分后,密闭的防护服使得我浑身里外都湿透了。脱掉防护服,整个人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我支援的检验所每天的承接能力就是3-5万个,推算到10混1的采样量的话就是30-50万人份。检验所一共不到100个人,这些工作人员有正式员工,有外省市支援员工,更有志愿者。我们志愿者的工作并不是固定的岗位,而是哪个环节缺人就支援哪个环节。从样本分拆到吸取加样,从核酸提取到核酸扩增,从报告审核到报告签发,每一个环节都是获得核酸检测结果不可或缺的过程。

在我家小区尚可自由出入的那几天,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5岁半的儿子都还在睡梦中。晚上回到家会觉得儿子特别粘人,还一个劲向我展示白天的学习“成果”,我知道他是一天未见想我了。

到了3月26日的时候,因为小区又开始了闭环管理,为了不影响支援工作,我干脆住进了检验所附近的酒店里。第二天晚上和爱人视频的时候,她跟我说儿子睡午觉时做梦梦到了爸爸,还哭醒了。

那一刻,我心中一阵酸楚,想到了这座城市里千千万万个抗疫工作者和志愿者们。他们为了这个城市的抗疫工作,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在家人的支持鼓励中,无数个日日夜夜,舍小家为大家,冒着风险在疫情前线出入,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奉献,多么伟大的牺牲。

 ◆ 居家办公继续为抗原检测试剂出力 ◆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我克服心理困难的最大动力,因为我知道,我只是千千万万志愿者中的一员。

和我一起在检验所工作的另一名志愿者是一位清华大学的博士生,他是甘肃人,近期在上海科技大学做课题,但是因为疫情爆发,学校封控,他无法正常开展课题,所以看到浦东发布的志愿者招募也报了名。对他而言,上海算不上是他学习或者生活的地方,但是他也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抗疫志愿者的队伍中,以一名生物学博士生的身份投入到了相对低端的工作中,我想,这也是一种非常值得敬佩的精神。

在抗疫的战线上有无数个工作者,他们驻守在岗位上夜以继日、焚膏继晷,他们甚至顾不上吃饭,来不及发朋友圈。他们的家人是幕后英雄,同样值得敬佩。在他们面前,我的这点牺牲根本不值一提。

我现在因为疫情原因和工作需要,在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的工作。4月2日,我局启动应急审批,核发全市首个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产品——上海芯超生物科技公司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的生产许可。

虽然需要居家办公,但是当我看到浦东新区招募电话流调工作志愿者的消息时,还是第一时间报了名。虽然后来因为工作冲突没有实现,但我依然希望在日后还有机会能参与到抗疫工作中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在这次抗疫进程中,和千千万万个志愿者一样,我做了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让我在享受上海这座城市带来的福利的同时,也贡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为我们的孩子做出表率。

我也希望我们广大市民配合做到“足不出户”。战胜疫情,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