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生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座谈会在线召开
2022-04-1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近日,中国青年报陆续刊发《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专题报道,其中第三十六篇《习书记勉励我们“同舟共济、自强不息”》与第三十七篇《习书记勉励我们“未来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老师”》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到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调研考察、与上海大学生交流交往的故事,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注关心关爱,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鲜活读本,对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助力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4月12日,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学生联合会在线召开上海大学生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座谈会,团市委挂职副书记,上海市团校党委书记、校长戴冰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邀请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三十六篇与第三十七篇的两位采访对象——杨满老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005级本科生,现为同济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科员)与姜杉老师(上海师范大学播音主持系2005级本科生,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进行分享,同济大学学生会、上海师范大学学生会介绍了开展组织化学习的情况,7名大学生代表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畅谈了学习心得体会。

杨满老师回忆了2007年参与同济大学百年校庆庆典并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情景,切实感受到总书记心系国家和民族、心系高等教育事业和心系青年成长。他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报道的过程中应当学讲话原文“为我所悟”、学人格特质“为我所思”、学工作方法“为我所用”、学信念坚定“铸我之魂”。他鼓励同学们学好这份宝贵资源,深入领悟精神内涵,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

姜杉老师展示了她当时作为学生讲解员陪同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学校优秀教师风采展的照片,总书记在参观过程中“真听、真看、真感受,真笑、真问、真思考”给予她极大的自信和力量,总书记“未来做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好老师”的嘱托坚定了她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信念。

“同济大学第一时间转载相关推文,邀请师生代表开展学习主题沙龙,开展学生骨干集体宣讲备课会,组织全校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认真学习专题报道精神。”同济大学学生会执行主席陈司瑶说,学校将持续推进系列学习实践活动,带领同学们深入领悟精神内涵,汲取信仰力量、勇担青春使命。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会执行主席李莹表示,学校正积极融合线下自主学习和线上团学骨干领学两种形式,通过“云”座谈、“云”研讨、“云”领学、“云”团课,开展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研讨活动。同学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老师”,以实际行动为教育事业贡献青年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田野辰、上海财经大学周江南、上海交通大学杨行智、华东理工大学李非凡等同学结合参与的战“疫”志愿服务、参与过的“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进行交流,表示要在疫情防控攻坚战中践行时代新人的使命与担当,奔赴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贡献青春力量。

团市委挂职副书记,上海市团校党委书记、校长戴冰指出,上海大学生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关怀关爱和殷切期望,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寄语要求。在学习中追根溯源,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炽热情感和深厚实践根基。牢记总书记对大学生的期待,努力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做到知行合一,努力做党的青年工作的热心人和领路人,从思想的高度、用真理的力量引导青年。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大学生更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咬紧牙关持续奋战,在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发挥积极作用。

接下来,各高校学生会组织通过自主学习和团学骨干宣讲等多种方式,依托云端沙龙、云端讲座等多元化形态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的殷切希冀,将学习成果转化为青春战疫的不竭动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