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力以赴救治重症患者,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
2022-04-2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4月24日上午10:00,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163场)在线上举行,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王兴鹏,嘉定区副区长李峰介绍了本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 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做好市民的就医保障工作

市民反映不少市级医院门急诊业务还没有完全开放,现在诊疗服务还有非紧急手术恢复情况如何?

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王兴鹏指出,近期市级医院的门急诊业务量有比较大的增加。

相比4月初,36家市级医院的门诊量增长了103%,急诊量增长了65%。为满足市民的就医需求,市级医院在门急诊服务和手术方面主要开展了这样一些工作:

一是在急诊方面。36家市级医院中开设了33个急诊就医点,保障急诊急救服务供给,保障急救绿色通道畅通。近期,还通过增设专人接听、设置语音提醒等方式,保障与市民沟通渠道的畅通。

二是在门诊方面。在开齐、开全各个专科门诊的基础上,不少市级医院根据人员情况、空间布局,逐步扩大门诊,特别是专家门诊的服务规模。同时,不少医院也组织了一批高年资的主任在普通门诊看诊,保证门诊医疗质量。

同时,针对市民封控期间提出的配药需求,市级医院还组织增加了一批简易门诊和志愿者代配药门诊专窗。针对孕产妇、放化疗患者、血透患者等特殊群体,不少医院也探索了一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措施。

比如,有的医院通过微信群把“准妈妈”们组织起来,产科医生在群里和大家互动,及时解疑释惑、合理安排就诊需求。有的市级医院安排主管医生对接门诊放化疗在治患者,根据疗程统筹合理安排患者来院时间。这些好的做法,我们也正积极在面上推广。

还在18家市级综合性医院增设了26个应急血透点,尽量满足有特殊要求的血透患者需求为他们提供服务。

三是在手术方面。市级医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保障急诊手术的开展。

近期,市级医院也努力为在院患者开展限期和择期手术,同时重点梳理、优先开展恶性肿瘤(限期手术)等各类疾病的手术。从监测数据来看,近期市级医院的住院手术量不断上升,本周的手术量相比4月初增加了一倍。

王兴鹏表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做好市民的就医保障工作。

■ 全力以赴救治重症患者,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

这两天重型患者的数量又有所增加,大家关心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情况,能否介绍一下?

王兴鹏介绍道,这两天重症患者数量有所增加。

本轮收治的重症患者中,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老年患者的比例比较高,目前在市级定点医院患者中,70岁以上老人占比接近三成;二是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比例比较高,超过60%,其中合并3种以上基础疾病的占比四成,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等。这类患者疫苗接种率比较低。

针对这一情况,本轮重症患者救治中坚持三个原则,即防止轻转重与重症救治并重、新冠救治与基础疾病治疗并重、中西医治疗并重,主要从三个层面综合施策开展救治工作。

一是加强市级定点医院的救治能力。针对本次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且重的特点,我们汇集全市临床诊疗经验丰富的360余名重症医学专家,加上外省市支援的专家,共同组建了9支重症救治团队,进驻8家市级定点医院,对新冠重型、危重型和新冠阳性合并基础疾病重症患者,实行集中管理和综合治疗。

在硬件配置上,配齐设施设备,满足临床救治需求。同时,建立对重症患者早监测、早预警、早研判、早干预的救治工作机制,重点关注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

二是调配市级医疗资源支持市级定点医院。发挥市级定点医院母体医院的综合学科优势,组建医院多学科专科治疗组,对所属医院收治患者逐一研判。

同时成立了15个专科53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市级专家团队,利用紧急开发的会诊平台系统,对市级定点医院重症患者实施清单式管理,每天固定时段进行多学科联合查房会诊,一人一策开展治疗,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是支持指导各区定点医院救治工作。我们成立了由300余名专家组成的8支市级专家救治组。每支专家组包干负责2个区的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与区级专家组协同开展联合会诊,指导做好相关救治工作,并将重症患者及时转诊至市级定点医院进一步治疗。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救治工作机制、配强医疗力量、强化医政管理,全力以赴救治重症患者,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