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严格实行“非必要不离沪”,进一步落实防外溢主体责任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4月26日上午10:00,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165场)在线上举行,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刘迎风,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介绍了本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当前上海疫情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但基础还不牢固,不能有丝毫侥幸松劲
据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4月25日,我市新增1661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1531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1661例本土确诊病例中,675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18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968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
1531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中,15120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199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截至4月25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259例、危重型患者28例。
4月25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52例。平均年龄83.1岁,最小年龄33岁,最大年龄100岁。33岁这位患者,男性,因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诊断为心源性猝死,曾接种过2剂次新冠肺炎病毒疫苗。
其他51位患者均合并有多脏器基础疾病,包括肝癌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冠脉综合征、重度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后遗症、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尿毒症等重要脏器的严重疾患。死亡的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截至4月25日,本市共有死亡病例190例,最小33岁,最大101岁,平均年龄82.52岁。
190例病例中,31-40岁2例,41-50岁2例,51-60岁6例,61-70岁16例、71-80岁38例、81-90岁79例、91-100岁46例、101岁及以上1例。
据统计,70岁以上死亡病例占总数的86.32%。除1例心源性猝死之外,其余死亡原因均为基础性疾病。死亡病例中12例曾接种过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其余均未接种新冠疫苗。
截至4月26日9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489510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404255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昨天,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1941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2871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请社区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上海严格实行“非必要不离沪”,坚决防止疫情外溢
赵丹丹表示,上海严格实行“非必要不离沪”,采取各项措施从严从紧做好人员离沪管理,坚决防止疫情外溢。一是离沪人员除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还须提供24小时内抗原检测阴性证明;在机场、车站等道口做好相关查验工作,最大限度减少风险人员输出。
二是对流调排查中发现已经到外地的密切接触者、次密接以及其他高风险人员,由市疾控中心及时向各地发出跨区域协查函,纳入当地疾控部门属地化管理;进一步加强与兄弟省市工作对接、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
三是进一步落实防外溢主体责任,加强援沪方舱建设人员、货车司机、援沪核酸采样人员、其他在沪滞留人员等离沪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工作,严格闭环转运、严格撤离安置。
赵丹丹指出,当前上海疫情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但基础还不牢固,不能有丝毫侥幸松劲。要强化转运隔离,将阳性感染者迅速转运收治,加强现场流调排查,努力实现应转尽转、日清日结,阻断社区传染源。要做好强对流天气安全应对工作,加强方舱医院建筑物防漏雨检修,检查加固或临时拆除易被风吹动的防疫设施和建筑物,及时将人员转移至安全地方。由于受天气影响,今天封控区、管控区开展核酸检测,防范区开展抗原检测。
《解除医学隔离证明》是出院人员核酸阴性报告和健康码绿码的等效凭证
有市民反映方舱医院出舱标准不一致,有的出舱比较慢,有接触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被拒绝返回居住地,请问这方面有没有什么规范标准?
赵丹丹表示,对于方舱医院的出舱标准,全市各方舱医院均是按照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执行的,舱内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健康管理和必要的中西医治疗措施后,会对患者进行定期的核酸检测,当出现连续2次标本核酸检测呈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时),即可解除隔离管理离开方舱。也会给出舱人员发放《解除医学隔离证明》。
为了让患者顺利返回居住地,其所在区将做好接返工作,提前与方舱医院对接好次日出院人员信息、提前安排好车辆,尽快接回本区出院人员。我们也注意到,个别小区出现了拒绝解除隔离观察人员返回的情况。
对此,赵丹丹再次强调:《解除医学隔离证明》是出院人员核酸阴性报告和健康码绿码的等效凭证,对于已治愈的出院患者和解除医学观察人员,各区村委、业委会、物业公司等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扰阳性感染者和出院人员返回居住地。
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支援上海核酸采样人员近20万人次
今天全市核酸筛查正在开展,能否介绍一下外省市援沪采样队伍的情况?以及目前在沪援助的外省市医疗队还有多少?
赵丹丹表示,在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统筹协调下,我们得到了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在医疗救治、核酸筛查等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对各兄弟省市的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近一段时间来,我们每天都要筛查约1000万人,要完成如此大的采样量,离不开各兄弟省市援沪采样队员的倾心援手。
截至到目前,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支援上海核酸采样人员近20万人次,为了减轻我们的负担,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当天往返的方式,经常是凌晨从当地连夜出发,在经过数小时的舟车劳顿之后顾不上休息,就立即投入到采样工作中,为上海及时完成核酸筛查任务默默奉献着。
还有着来自17个兄弟省市和部队系统的2.5万名医护人员,正是他们克服着种种生活上的困难和不习惯,穿着闷热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勒得非常紧的口罩,奋战在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和核酸检测中,承担着高强度的医疗救治任务,为上海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里,我想对他们说声谢谢,上海市民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倾情付出和无价情谊。谢谢!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