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提醒|中小学校长“云”支招,心理健康有“宝典”
2022-04-29 青年

摄图网/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疫情期间,市少工委依托“名校长公益大讲堂”品牌,推出“40位名校长走进公益大讲堂——‘云’支招心理保健康”活动,沪上知名中小学校长(少工委主任),以线上微课堂的形式,为家长提供“锦囊妙计”,缓解焦虑情绪。

截至目前,40期名校长微课堂均已发布,累计为学生家长“云”支招145条,超7.6万人次受益。以下这些“金句”从孩子习惯养成类、家长心理调适类、亲子相处技巧类等方面,为家长梳理了一份“宝典”。

一、孩子习惯养成类

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制定一份线上学习公约;要对孩子的线上学习要有信任感和距离感;要给孩子一个自己的学习区域;要与孩子共同憧憬美好的未来。

——向明初级中学校长 冯强

家长要用好“五个法宝”:

“放大镜”——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观察、理解孩子;

“衣冠镜”——要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显微镜”——要指导孩子制定属于自己的计划表;

“潜望镜”——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做;

“哈哈镜”——要帮助孩子进入状态,坚持到底。

——上海财经大学附属杨浦区国安路小学副校长 常杰

1.要有仪式感,如穿校服、戴红领巾、参加线上升旗仪式;

2.网课间隙要喝水、眺望远方;

3.坚持每天体育运动;

4.按老师叮嘱完成好作业并订正;

5.做一些力所能及小家务;

6.制定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

——普陀区武宁路小学、嘉定区武宁路实验小学校长 孙纳新

每天亲子五件事:

1.运动一小时;

2.开展家庭大扫除、让孩子认领劳动小岗位;

3.共读一本书;

4.用小才艺营造美好生活,如一起唱歌、绘画等;

5.一起听新闻、传播正能量。

——奉贤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书记兼校长(集团理事长) 何哲慧

家长要引导孩子做好时间管理,把握好时间会让自己拥有更满意、幸福的感受;要做好心灵滋养,智力教育外,更要关注生命和灵魂教育,让孩子学会尊重生命、热爱人生。

——宝山区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苏华萍 

家长要学会过滤信息,不让虚假信息影响孩子的情绪;要罗列愿望清单,带着孩子自我探索,增添居家生活乐趣;要与孩子一起制作手账,制定计划的同时度过愉快的亲子时光。

——松江区李塔汇学校副校长 汤琼 

家长和孩子一起拍拍唱唱《拍手歌》,既可以放松孩子心情,也可以缓解用眼疲劳,保护孩子视力。

——金山区廊下小学校长 朱保良

家长要培养孩子居家学习的自我管理习惯、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每日有规律的运动习惯。

——闵行区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校长 何学锋

家长要为孩子营造家庭书香氛围;要积极引导、指导孩子制定读书计划;要参与孩子的“悦”读过程,激发表达欲望;要鼓励孩子调动多重感官,多维感受、多重体验。

——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 谭姗姗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让孩子学会自主管理;要控制好时间,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

——松江区古松学校副校长 潘文冬 

家长要保持生活作息井然有序,做好自身的自我管理,给孩子们作榜样。

——江宁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吴庆琳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的作息时间表;要和孩子一起亲子运动、亲子劳动;要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亲子娱乐。

——上海市闵行区浦汇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张蕊

二、家长心理调适类

家长要有定力、有智慧,做情绪稳定的父母;要理解会玩也是一种素质;要做到充分理解孩子,把人放在第一位,成绩放在第二位。

——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 黄玉峰

家长在疫情封控期间的家庭教育中要做好自我调节:

1.做腹式呼吸或深呼吸,让情绪冷静下来;

2.可以通过涂鸦绘画等形式调节情绪;

3.加强与人交流,学会稳定情绪。

——徐汇区向阳小学书记兼校长 范建军

家长要接纳孩子的不足,允许过渡期的存在;要做好情绪的自我关照,关注好孩子的情绪;要与孩子和谐亲子沟通,给彼此一定的空间。

——天山初级中学校长 陈红

家长要戴好心理防护的“三件套”“五还要”:

戴上心理关怀的“口罩”——解读孩子情绪密码;

戴上预防语言伤害的“口罩”——耐心观察、倾听、沟通;

戴上保持心理健康的“口罩”——父母情绪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要榜样示范、有效陪伴;要约定规则、奖惩有度;要学习在前、培养习惯;要用心护眼、配备套餐;要以退为进、步步为营。

——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校长 陈飞 

家长要“静心”,保持稳定的情绪,进行合理宣泄和调解,不把负面的情绪带给孩子;要“耐心”,与孩子保持温和的沟通,学会选择合适的时机解决问题;要“安心”,与孩子共同创造和谐氛围。

——市西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范颖

家长要学会发现孩子在居家学习、生活期间的成长:

1.孩子们逐渐懂得、学会了照顾自己和他人;

2.孩子们逐渐学会了关心自然与世界。

——宋庆龄幼儿园园长 朱素静

家长要调整好心态,家长的负面情绪会给孩子带来更多负面情绪;要学会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帮助孩子解决实际问题;要增加亲子活动,学会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进步。

——建平中学西校校长 赵之浩

家长要认识到,居家学习给了亲子更多相处的宝贵时光;要少些焦虑、好好观察,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多和孩子一起,如共读一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喜悦。

——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校长 滕平

家长要适当降低对在线教学的期望;要充分信任孩子,给予孩子自由;要学一些减压的方法,学会调控情绪。

——青浦区徐泾小学校长 高健华

家长要始终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要让孩子明白人生有顺境必有逆境;要引导孩子相信天道酬勤、水滴石穿;要自身以及引导孩子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要永远记住,只有良好的习惯才能成就幸福人生。

——尚德实验学校校长 姜晓勇

居家网课期间,家长要转换关注点,从“关注孩子网上学习”为主转为“关注孩子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其他方面表现,以形成和谐的亲子氛围。

——田家炳中学校长 王曙

家长可以多了解孩子居家上网课的情况,减少对在线学习成效的担忧。

——闵行区平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张小娟 

三、亲子相处技巧类

与孩子共读一本好书游戏;共玩一个运动游戏;共创一项记忆游戏。

——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党委书记、校长 姚凤

家长要关注情绪引导的三个点位:

一是不良情绪缓冲点位,创设孩子、家长的独处时间;

二是负面情绪宣泄点位,鼓励说出愤怒的原因;

三是良好情绪增值点位,学会倾听、有效沟通。

——普陀区中山北路第一小学校长 徐梅芳

家长要减少唠叨,设定学习责任区域;要与孩子设定作业质量目标,不以量取胜;要学会转换方式,及时调整与孩子相处的模式;要自我调整、减压,珍惜亲子相处时光。

——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校长 徐文秀

家长要学会“蹲下身子”和孩子对话:

一是外在姿势,蹲下身子才能和孩子看到一样的景物、保持视线水平、在同一平台交流。二是内在思维方式,要学会换位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严玮懿

家长和孩子们要学会相处、增进感情、共同进步:

1.要做到相互陪伴,增进彼此感情;

2.要学会相互合作,增添生活情趣;

3.要能够相互激励,增强社会责任。

——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 张敏

要让家庭有安全感:家长可用榜样的力量,撑起孩子的精神家园;

要让家庭有温馨感:家长可把关爱显性化,营造美好的亲情世界;

要让孩子有自主感:家长可给孩子更多的信任,赋予孩子相对的自由。

——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校长 李莉 

对于低年级孩子,家长要带给他们安全感。这时要“不作为”,不打搅孩子的天性发展。这个阶段亲子关系最大的正向能量是自觉修正、善意传递、主动表达;

对于中高年级孩子,家长要角色理性化。这时的“作为”是带领孩子发现自我、了解自我、建构自我、完善自我。

——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校长 尤睿

家长要保持稳定的情绪;要树立良好典范,让孩子以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积极进取的父母为榜样;要与孩子设定共同目标,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上师大附属外国语小学校长 申伟英

家长要多一点陪伴,鼓励孩子主动出击;要多一点沟通,助推孩子和老师、伙伴共建“朋友圈”;要多一点鼓励,激励孩子多参加少先队组织的“在线幸福活动圈”。

——浦东新区浦东南路小学校长、书记 赵雪华

家长要与孩子一起运动,激发活力驱赶焦虑;一起劳动,让居家生活更加美好;多做互动,在互动中得到情感的慰藉。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校长 虞怡玲

家长要选择适合孩子的话题,同时把握好与孩子沟通的时机,不建议在刚上完一天网课的时候沟通。

——华师大第四附属中学校长 眭定忠

家长可用绘本帮助孩子触达细腻的情感世界,通过亲子活动,产生共同表达情感、稳定情绪、放松心情、调节心理的积极作用。

——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校长 杨莉俊

家长要把命令式聊天换为启发式聊天;要能接纳孩子的缺点,把批评变成鼓励;要让自己成为孩子行为的榜样。

——浦东新区福山证大外国语小学校长 梁莉

家长不要站在指导者、评判者角度与孩子沟通;要站在帮助者角度与孩子沟通;要明白,聆听式的对话要长期坚持才有效果。

——复旦初级中学校长 湛宣进

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在画画中调节情绪;可以开展亲子游戏,在玩耍中释放自己;可以引导孩子做小小种植家,在陪伴中孕育希望。

——民办彭浦实验小学校长 王春华

家长可以开展“我爱我家——晒晒我家的传家宝”活动,与孩子一起整理老照片、老物件,将家族的历史、家人的经历与孩子分享;开展“你言我语话家风”活动,为孩子介绍家风、家规、家训,并用艺术形式将其布置在家中;开展“家规家风我制定”活动,与孩子共同制定家风、家规。

——西南位育中学党委书记 金琪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