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的青春画像丨大楼里忙碌着的年轻身影:曾被呵护的一代,挺身走向守护的前沿
2022-04-3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张逸麟

“下来拿菜,下来拿菜,下来拿菜……”拉宏桑朝着门禁的话筒喊了三遍,结果另一边的老同志还是没怎么听清:“做核酸啊?”

“下来拿菜儿!”破音加儿化音,拉宏桑打开了最大音量。

看大门、发放生活物资、组织做核酸,疫情期间,这些工作成了每一位楼组长的日常。许多人的印象中,楼组长往往都是经验丰富的阿姨大叔们担任,但如今越来越多的90后、95后甚至00后积极扮演起这样重要的角色。拉宏桑就是一位00后的B站UP主,“统领”着一幢168位居民的大楼。

他们精力旺盛,谦虚乐观,创意多多,并且在这个临时的身份中不断成长、成熟。曾经被呵护的一代,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挺身而出,谱写出一幅幅闪亮的画卷。

 ※ 困境中挑大梁,“崩溃”中成长 ※ 

当了10天的楼长,全楼的人都知道她是UP主了,一个月后,全国都知道她是楼长了。B站上那段《崩溃了,不想当楼长了》的视频播放次数已经超过500万,拉宏桑成了疫情期间的顶流网红。

吸引人们的,是拉宏桑在困境中初生牛犊的勇气,和挺身而出的魄力,是充满生活化的分享,以及疫情隔离下的共情,更乐见于她在“崩溃”中重整旗鼓,在忙碌中不断成长的经历。

一句“请问一下当楼长都需要干些啥呀?”成了一切的开端,许多邻居都因为忙碌无法接下楼长的职务,可拉宏桑不仅冒了泡,也挑起了大梁,尽管在此之前,她最大的“官”只是英语课代表。

为了“以正视听”,拉宏桑把“哈哈哈”的微信名改成了“一生平安”,把一只无厘头的狗头微信头像改成了“一朵莲花”。当然要把楼长的活干好,远不是换个头像就能搞定的,那几乎得换一个生活状态。

把守居民楼的大门,防止人们出入;发放生活物资,一家都不能少;组织核酸检查,即便繁琐也要保证效率。这些基本是疫情期间每一个楼长日常任务,可对于一名刚刚接手的00后来说,确实是一种挑战。

“关键是到了下午我肚子还饿了,我这个人一饿就容易暴躁,所以浑身充满负能量……”结果老迈的门禁对讲器还来添乱,“下来拿菜”×3还被听成了“做核酸”,急得拉宏桑破音大喊。

忙碌了一天,带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想和远方的父母唠唠嗑,才想起自己忙得连妈妈的生日都忘了,内疚之下给妈妈打个电话,可听到母亲一句“过得怎么样”,再想想自己一个人独自在上海,又处于隔离状态,拉宏桑绷不住了:“我不想当楼长了!”

“当个楼长,你还觉得压力大,你还不用管吃管喝,如果搞公司,养着一帮人,头发不得都那什么了……”父亲的一席话很快让拉宏桑从崩溃中重新振作,自嘲了一句“我太矫情了”,小拉楼长满血复活。

年轻人的优势在于学习能力强,点子也多,为了更有效率地完成楼长日常任务,拉宏桑很快想出“层长”制度,权力下放,任务分摊。为了提高做核酸检查的效率,她还制定了奖励制度,给动作最快的居民发个小礼物,调动大伙的积极性。

拉宏桑表示,自己不仅仅是楼长,也是整个楼的文艺委员和“气氛组”。空闲之余,她经常会拍一些居民日常的视频素材,很快她的UP主身份在楼里传开了,看到她的镜头,邻居们也会来一句,“你这一拍,是不是有几百万人看到我啊。”阿姨爷叔们还提议拉宏桑解封后搞一个“粉丝见面会”,相信那场面会是相当壮观。

这一个多月让拉宏桑感受最深的也是来自邻里间的互助,互相鼓励,和团结一心。作为一名深圳姑娘,拉宏桑2020年年底才来到上海,“在封楼前,大家谁也不认识谁,但自从建了这个群,大家的关系好像一下子就变亲密了。”拉宏桑提到,比如有邻居家缺了什么,马上就有人在群里说有多余的;团购没抢到的,邻居也会把多余的匀一匀;一位老人家里没菜了,几个邻居一起凑钱买菜给老人送了去,凡此总总,让拉宏桑感受到了更多的暖意,“隔离在家不能出门是很容易有负面情绪的,但这种邻里之间的小温暖,很好地帮我缓解了负面情绪。”

在网络平台上,粉丝们给了拉宏桑许多建议,也有许多鼓励和支持,当然有些评论让拉宏桑好“难受”,“有人说楼长好像胖了,可能是过劳肥,”她不断强调这个只是镜头的角度问题,人家还是UP主,形象很重要,“我工作还可以,但我不想过劳肥!!”

 ※ 年轻无惧担当,当我们的大楼充满生机 ※ 

拉宏桑当楼长的事经过网络和媒体的传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同时也有着很强的激励和效仿的作用。有一位刚刚在B站开屏的UP主“礼貌小猪”表示,自己就是看了拉宏桑的“00后楼长日常”才有了入驻B站想法,这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学生,希望用自己的短视频来鼓励更多年轻人在疫情期间挺身而出,“00后是时候独当一面了。没有人天生就会当‘楼长’,也没有人天生就会当志愿者组织协调,但00后最不缺乏的就是勇气与毅力,只要愿意给一个自由成长的机会,就能返还社会超乎想象的能量。”

拉宏桑也觉得,年轻人是很有共情的群体,当他们看到你做的事情有价值、有意义的时候,他们也会去做同样的事情。在B站上,许多UP主都留下了自己与城市抗疫的故事。

“青春有几年,疫情占三年”,是一句自嘲,却并非意味着躺平或迷失,我们看到更多年轻人正用他们的方式直面疫情,勇于担当,并证明着自己的青春并没有被疫情偷走。在小区的楼长职位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贡献着能量。

在徐汇的一个居民小区内,来自杨浦区的一名90后机关党员叶嘉琪就摇身变为了楼组长,并与其他楼组长一起起草了一份小区的公约。这份由居民自发制定的公约包括了建立居委会、物业和志愿者楼组长的三方联合工作机制,对团购、核酸检测、信息公开、垃圾消杀等居民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责任明确等8个条款,通过建立机制有效地遏制了疫情期间的混乱。比如经过20多天的磨合,整个小区目前1500余位居民的核酸检测,已经从一开始用时超过5个小时,降至现在的3.5小时,之前有些混乱的团购也变得系统高效了许多。叶嘉琪坦言:“我们这一代其实没有受过什么大的挫折,而这些天担任楼组长的经历,包括制定公约,与居委会、物业居民对接,每个环节的锻炼和挑战都很大,我感觉自己也成长了。”

许多青年人也利用各自的优势为社区做着贡献,比如一位来自地产中介地小哥陈兵在接到所在楼组要封闭的消息之后,自告奋勇当上了志愿者。每天的任务就是值班到深夜凌晨,给住户收发快递与外卖,并在群里持续与大家沟通,安抚情绪。陈兵热心负责的表现得到了居委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后来还升级成了楼长。房产中介的优势就是对社区地形非常熟悉,而且善于与人们打交道,和居民沟通起来十分通畅,这些优势在担任志愿者和楼长时很好地体现了。

还有些年轻的楼长也独具风格,某小区的年轻楼长每次挨家挨户发放抗原试剂时都会伴随着“热舞”的BGM,居民隔着门一听到这音乐,就知道楼长来了。还有人看到楼长一边巡视小区,一边还在跟着音乐跳着当今非常流行的“毽子操”,原来这楼长还是个“刘畊宏男孩”啊。

疫情时期,我们被迫隔离,而每一个居民楼仿佛一个封闭的小社会,需要管理,需要鼓励,需要互助,其中楼长的职责至关重要,不仅仅是管理核心,也是联系每家每户的纽带,让这个小社会有条不紊,充满生机。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这个角色。他们也许没有那么多的社会经验,却充满了学习的动力,展现着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的诸多创意;他们的生活也许依赖网络,却不仅没有因此疏离真实,反而利用网络更好地传播正能量的元素,活跃气氛,并塑造着更美好的生活。

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创作者张弘、富敏老俩口最近拍了一段视频,他们在视频中坦言,自己住的小区从3月10日就进入了封控,可从封楼的第一天开始,楼里就突然冒出了许多年轻人,自发组成志愿者队伍,每天从早到晚忙碌着,为小区居民的快递包裹送完最后100米,在微信群里为大伙调配资源,互助团购。

老俩口感动地表示:“他们曾是被呵护的一代。而今,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也在用肩膀扛起责任,不够成熟却足够勇敢,面对时代的呼唤,他们对小家、大家、国家的热血也同父辈祖辈一样赤诚,一样勇于担当。无数个这样的年轻人,用自己小小的能量聚沙成塔,最终肩并肩与一座城市一起风雨同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张逸麟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