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生命救治不间断的背后:是急诊人的执着坚守与责任担当
2022-05-2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在防疫一线有这样一群人,用汗水和坚守续写着自己的使命担当,也给了市民们满满的“安全感”。在一次又一次生命救治不间断的背后,是一群急诊人的执着坚守与责任担当。

 ◆ 急诊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 

晚上7时,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医学科宋艳丽副主任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冲好一碗泡面,打开电脑准备参加一个线上会议。此时,电话铃突然响了:有一名年轻患者要从外院转过来,指末氧偏低,白天有过晕厥,病情比较重。放下电话,来不及多想,宋艳丽抓起随时备在办公室的防护服,直接冲到抢救室——这样的场景是急诊一直以来的常态。

“患者血压91/56mmHg,指末氧饱和度88%,体温正常”。接诊的毛剑辉主治医师把患者在外院的检查资料很快递给了宋艳丽副主任。这位患者一个月前有不明原因右下肢水肿史,最近一周出现明显的活动后气急,当天上午出现两次反复晕厥,结合化验提示D-D二聚体、心肌酶及BNP均明显升高,几乎第一时间可以断定这是一例高危肺栓塞,需尽快溶栓治疗。

这时,得到消息的心血管内科周琳主任医师也赶到了抢救室,立刻给患者做了床边心超检查。高危肺栓塞诊断基本明确,立即进行静脉溶栓治疗。随着溶栓进行到一半,患者表示,胸闷症状较前明显好转,血压、指末氧饱和度也渐渐恢复到正常。大家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可以暂时放下了。此时患者核酸阴性,患者后续被转入急诊缓冲病房进一步监测治疗。

“自3月疫情以来,同济医院急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急诊接收120急救车次超过平时的2-3倍以上,最多时每天120急救车次达90余辆,急诊临观区域滞留患者超过100人,致使原本急诊不大的空间变得拥挤不堪。”宋艳丽告诉记者,每天在有限的空间里,做好防控规范的情况下,分类分区处理好所有的危重患者,急诊医护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医院高度重视急诊救治工作,及时建立急诊工作专班,解决急诊困境,很快利用“绿帐篷”建立了急诊前置预检及第二救治区,开设了急诊临时隔离病房,抽调大内科和大外科的力量前来支援。随着疫情进展,急诊抢救患者越来越多,很快,医院再次开设两层临观病房来缓解急诊压力。

3月30日,根据医院最新部署,急诊医学科病房(含EICU)全体搬迁到甘泉楼八楼东(原心内科CCU)区域,将原来病房改制为应急缓冲病房。当晚,急诊医学科在吴先正主任的带领下,闻令而动、各司其职,有核对患者信息的、有打扫新病区的、有负责整理物件设备的,等等,更有一些同志放弃休息从家里赶来,一直奋战到夜深人静。其中有一部分是规培学员,他们也是此次搬迁的主力军,主动克服困难、全程投入。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无微不至地关心关爱每一位患者,对护理区域的卫生情况进行严格消毒、擦拭,设备统一管理。护工阿姨和后勤保障师傅也一同加入搬迁队伍。最终,搬迁工作圆满完成,新的病房顺利启用运转。

虽然,对急诊人来说,这样的大搬家已是第七次了。每一次搬家都是一次挑战,更是对急诊人团结力凝聚力的考验。

每当夜深人静,急诊室里却依然灯火通明、人头攒动。面对来自疫情防控、急危重症者、人员紧缺等多方面的压力,急诊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急诊医护奋战在一线。

花甲之年的吴先正主任坐镇统筹,支部书记左洪鹏统管抢救室救治工作,党员同志带头,冲锋在前,协调各方。所有人员坚守岗位、不辞辛劳、担负起护佑生命的使命与责任,在狭小的空间里,身穿密闭的防护服,穿梭在病患之间,仔细查体、诊治每位患者。

不管患者来自封控区还是管控区,到了急诊,这里就是开放区。急诊人为守护每一位就诊患者而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奋不顾身始终战斗在抗疫最前线。

 ◆ 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 ◆ 

为了配合医院整体抗疫工作,减缓急诊压力,医院决定在甘泉楼八楼西病区临时组建急诊第二临观室。在院部统一指挥和协调下,一支抗“疫”小分队迅速成立。

这支队伍由宋浩明主任负责,包含了各个科室的医生及由钱雅芬护士长带领的11人护理团队。这些医护人员有的是双职工,都处于抗疫第一线;有的是小区刚刚解封便马不停蹄赶到医院;有的为了避免被封控在小区,已经住在医院一个月之久;有的家里还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顾,但大家都深知,疫情防控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必须构建抗击疫情的坚强堡垒。

由于是临时开辟的病区,又是临时组建的队伍,之前几乎没有可以参考的标准流程。大家从零开始,加班加点制定诊治流程、诊疗规范。同时,由于奥密克戎病毒传播能力强,速度快,如何保证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则成为了重中之重。小到标准的防护服穿戴,大到设立专门的穿脱区域,团队在短期内即建立起了一整套规范的防护流程,保障了大家的安全。

为了尽快最大程度缓解急诊的压力,病区开放仅3天,急诊第二临观室就全部收满,平均每日在院患者数维持在32人以上,大大缓解了医院急诊室的压力。收治的患者基本都是高龄,并且基础疾病多,病情重。尽管是临时组建的队伍,组建时间短,尽管每日穿着至少8个小时的“大白”头晕脑涨、汗流浃背,但大家都选择坚守。在救治过程中,大家发挥各自不同科室的专业优势,协同诊疗,把多位垂危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

4月9日,宝山区的孟先生在家中不慎从7楼摔下,当即左侧下肢屈曲畸形,伤后患者血压不断下降,出现休克表现。急诊接诊后,立即报告并开通绿色通道。经多科专家群策群力明确诊疗方案,积极给予孟先生抗休克治疗,稳定了患者的生命体征,为进一步明确治疗方案及手术争取了时间。

4月22日,62岁的朱阿姨突然出现反复胸闷,她来到同济医院急诊求助。尽管无法提供核酸阴性证明,医院为其实施了冠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检查,随后转入层流病房进行后续的治疗。

4月27日15时,一名患者突然呕血1500ml,由120救护车送到急诊。医院启动绿色通道,尽一切可能为患者进行抢救。由于患者初筛核酸仍是阳性,医护人员将患者转入“绿帐篷”——急诊第二救治区对其进行急救,抽血化验,同时开通5路补液、紧急输血、扩容、止酸止血、升血压……经过一系列抢救,终于稳住了患者的生命体征。

……

疫情以来,沪上医院急诊急救绿色通道从未中断,在面对心跳呼吸骤停、急性心肌梗死、多发伤、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卒中等各种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这群急诊人始终坚守着这扇通往生命绿色通道的大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