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驻守店内一个多月,这些90后、00后成为上海保供的生力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从4月21日起,百联集团开启“百联暖春行动”,通过962828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沟通渠道,为有需求的特困人群提供生活物资供应和买药、送药服务。依托旗下联华股份、第一医药、逸刻等企业的商品整合、网点分布和物流配送能力,为上海市民解决保供需求。截至5月22日,“百联暖春行动”共接到需求来电、来信超过7000余通,到目前为止,协助解决近2000人次的实际困难和需求。
在此过程中,一批坚守一线的90后、00后挺身而出,有人驻守店内近50几天,为独居老人配药、为特殊特困群体配送物资、组织小区团购……这些青年也成为上海保供路上的生力军。
// 95后配药侠 //
新兵临危受命,解决急难愁盼
来自第一医药新零售项目组的席双春,日常主要负责O2O线上业务对接。上海本轮疫情期间,他作为志愿者参与到保供工作中。自4月11日起,席双春相继入驻第一医药物流中心和第一医药商店,至今已超一个月。
“对于96年出生的我来说,除了当兵那段时间,可以说这是我离家最久的一次。对于刚入职第一医药未满一年的我来说,此次参与保供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感受到了团队的重要性,不管是在物流,还是在商店,每天晚上都有相应的负责人安排好我第二天支援的目的地及需要完成的工作,一切井然有序,跟着计划走就行。”
此次,席双春在“百联暖春行动”中帮残障人士送过导尿管和助听器,为重病患者送过DTP特效药,也为保供区域内的购药居民送过药,与患者近距离的接触让他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医药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在运用电子设备方面更有优势,也更能接受新的事物,遇到事情不懂就问,听取前辈们的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说起那些令他动容的瞬间,席双春讲到两个故事。4月11日刚入驻物流时,作为新人他有些胆怯,对于支援物流具体要做哪些工作心里也没有底。但工作现场担忧抛之脑后,最感动的是,部门负责人和分配工作的领导每天在他结束一天工作后都会电话关心近况,让其感受到团队的温暖。
第二个瞬间发生于5月2日,他作为志愿者负责为“百联暖春行动”中的一对家住黄浦区的盲人夫妇送防护服,因妻子怀孕需回老家养胎,他们需要防护服用于登机防护。席双春和同事第一时间联系他们并确认了防护服尺寸,为他们送去防护服乘坐飞机顺利回到老家。“那一刻的感动我记忆犹新,这就是所谓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吧。”
// 90后团购对接人 //
为购买困难的老人,尽一份薄力
1992年出生的刘晓迪,是百联集团旗下联华股份市场营销中心的员工,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异业合作规划与对接,JBP供应商资源对接整合及合作规划等。他参与疫情保供最大的感受就是身边有这么多高龄老人以及残障人士等特殊弱势群体的存在,他们无法参加团购,无法线上抢购,就想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作为Z世代青年,他们接受能力较强,对不熟悉的工作领域也更容易上手,能够更快适应新局面。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全网关注的“柳州爸爸千里回家”,通过公益节目接到柳州爸爸和妻子的求助后,第一时间联系到我们。“由于他们3月初来上海看病一直住在宾馆里缺少生活物资,爸爸因为是癌症晚期只能吃半流质食物,当天晚上我就致电过去,沟通具体需求,紧急请门店协助,第二天一早就将柳州爸爸所需的生活物资(暖奶、水果等好入口的食物)送到了他们手中,下午得知他们出发回柳州的时候,其实挺感慨的,那一刻觉得自己真正帮到人了。”有时候求助者的一句“谢谢你”,对于他来说就是坚持下去的动力。
// 95后世纪联华客服 //
迎来客人的回归,一切努力值得
1995年出生的陈雁,是百联旗下世纪联华颛桥店收银部客服,负责处理顾客收银及购买商品售后问题。这次参与一线保供,最大的体会就是“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努力服务好每一位有需求的顾客就是她的心愿。她说,最大的价值感来自抗疫斗争诠释了人民至上,同时也少不了大家的团结互助与和谐配合。
“疫情期间坚守在店里,每天都能接到许许多多求助,询问啥时候卖场恢复正常营业模式等等电话,我也都一一回复,从他们的语气里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超市购物的渴望,从没有一刻感觉超市人如此被需要。“
陈雁说,每天如常的晨会,空荡荡但忙碌的卖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我们以往的生活秩序,但超市行业的人并没有慌乱,因为我们清楚知道自己的使命与责任,每天早晨卖场会议,会讨论每天要做的事情,就算卖场线下未营业,我们也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为顾客服务。
5月17日等来了好消息,线下门店终于开业了。“看到店里客人井然有序,他们也会来关心我们住店员工的生活状况,非常暖心。因为防疫的要求,目前上班都需要穿上大白,直到换班的4个小时都不能上洗手间,也不敢喝水。不过这点困难和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相比,根本不算什么。我也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 00后超市店员 //
50多天的坚守,换来同舟共济
00后的陈康在世纪联华漕盈店酒水部门工作,日常工作负责货架商品的补充和仓库商品的整理,以及检查商品的日期。他说,很多消费者不知道的是,我们世纪联华每家门店的员工也包含我,在疫情保供期间几乎都住店五十多天了。
门店保供期间,在严格按照防疫需求穿戴防疫服和消毒的前提下,陈康每天上午对附近小区进行流动超市的基础物资提供,下午则协助到家部门进行线上拣货、打包,晚上配合驻店人员收货至凌晨,不间断地为消费者提供民生所需。
00后的优势在于,对电子设备和网上信息的熟悉,可以在使用门店相关设备以及帮助顾客熟系网上点单时,更加得心应手。感动常常来自于附近居民的嘘寒问暖,也包括单位领导的体恤。驻店领导往往起得更早,为我们准备早餐,每天结束工作也是最晚。大家更像一家人一样彼此照应。不论顾客还是店员,我们都在为一个相同目标而携手努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