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多两条机制,让问题教材及时刹车
2022-05-2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人教版教材的插画问题,引发了全社会几乎一边倒的批评声。在很容易形成观念撕裂的如今,这样的高度一致只说明了一个问题:事关孩子的成长,事关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没有人愿意把此事当儿戏。但也有少部分的声音在问:会不会单纯是艺术风格的选择问题?

人教版教材的插画画风一直在变化,这是个客观事实。有人小时候使用的教材是水墨风格插画,有人是彩铅画风格,而且时代的审美也非常明显,墨守成规不可取,让教材的插画审美进行时代更新,这无可厚非。此次争议中,有人在探讨,“这是否是风格问题”,但很多美术行业人士,对此已经进行了驳斥——审美,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审美,无论哪个时代,都不该是这样歪嘴斜眼吐舌头高发际线,甚至是露底裤、舔手臂之类的恶趣味。人教材的回应中表示“已着手重新绘制有关册次数学教材封面和部分插图”,也证明他们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

与时俱进是个褒义词,但教材审美的时代更新,需要有公开透明的机制。针对中小学教育的教材是面向广大青少年的特殊读物,在正式出版前,对配图等关键要素应该有公示机制,寻求全社会的广泛共识,惧怕公众“众口难调”,那是典型的懒政;至于专业的意见评定,则应该有共商机制,让资深教育工作者、艺术工作者、社会研究专家以及孩子和家长代表成立“评审团”,和创作者进行充分的探讨,完成最终的定稿。如此做,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认知的局限,教材屡屡曝出被公众甚至孩子“纠错”的新闻,就证明了这一点。集思广益,才能最大程度上确保教材既能守住安全底线,又能更新时代审美。

教材不是普通商品,甚至不是普通书籍,尤其是青少年教材。孩子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们的大脑就如同吸水的海绵,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是一生中的巅峰,但与此同时,他们对很多复杂问题还不太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海绵吸到的是甘甜清冽的净水,还是污浊有毒的浑水,教育工作者如何“给予”,就显得至关重要,相关的监督监管,即我们所说的“三审三校”,更要慎之又慎。

所以,本应有着严格审核机制的教材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画风诡异、格调庸俗的插画,不是出版社给个“情况说明”就能了事的。吴X工作室到底是否存在?是否存在接单外包?插画师有无主观故意?审核环节有无严格把关?相信在公众舆论的推动下,主管部门的调查应该会给出一个答案。但防微杜渐,此次人教版问题插画,给全社会敲响教材安全警钟的同时,也应该认真探索一下更严谨的审核制度,让问题插画、问题教材止步于公开刊印前。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