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游客游园热,最后一座市属公园下周一恢复开园
2022-06-0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端午小长假,上海各大开放的公园均迎来久违的游客,上海动物园等市属公园游客量均突破1万人次。记者了解到,6月6日下周一开始,上海最后一座市属公园共青森林公园也将恢复开园,届时依旧会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并实施预约制入园。

  游园体验较为舒适  

端午小长假首日,上海已经恢复开放的城市公园迎来了众多市民游客。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更是在凌晨发布公告,6月2日晚上预约游客达到最大承载量,希望未预约成功的游客当天不要前往。当天上海其它市属公园也迎来了众多市民,辰山植物园全天接待游客15041人次,上海植物园为10610人次,上海动物园为12500人次。不过由于入园人数都严格控制在50%以下,各大公园的游园体验依旧较为舒适。

记者了解到,6月6日下周一,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也将恢复开园,全市市属公园也将重启完毕。“开园首日工作日,预计不会迎来较大客流。”共青森林公园方面表示,根据当前疫情防控的总体形势和相关工作部署,公园会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恢复开放,开放时间为9:00-16:00,15:30后停止入园,夜公园暂时取消,园内餐厅、茶室等室内场馆以及游乐设施、烧烤区、健身场地等室外场所暂缓开放。

园方也提醒游客,入园需在美团、携程线上实名制预约,有限开园期间不接受团队预约,公园实行“预约、限流、错峰”管理,园内游客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当日接待游客上限为6.5万人次。入园同样需要通过“数字哨兵”或“场所码”查验72小时以内核酸阴性证明,或出示离线码。

 转眼已至小满时节,园内的花草树木进入旺季生长期。自5月中旬开始,园方就在原有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增派人手,加强杂草拔除、树木修剪、中耕松土、补植补种等养护工作,同时积极关注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全力保障复工复园工作有序进行,营造舒适美观的游园环境。逐步加强对园内现有景观的养护管理,对原有景点等区域进行补花,做好日常养护工作。

  2万株八仙花如约而至  

通过这段时间的用心养护,公园正逐步恢复往日美景,将以最美的姿态期待游客的回归。今年公园的八仙花主题展未能如期举办,但园内2万余株八仙花也即绣球如约而至。被网友誉为“魔都版莫奈花园”的上海首个八仙花主题园正逐步进入观赏期,主题园内近60个品种的八仙花陆续开放,争奇斗艳。去年新种植的黄色攀援月季已经花繁叶茂,与八仙花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为主题园带来别样的浪漫。据介绍,目前盛开的八仙花品种主要有‘无尽夏’、‘爆米花’、‘你我的永恒’、‘塔贝’、‘花手鞠’等。   

去年冬日种下的鸢尾也已欣欣向荣。去年,园方为了提升公园河岸景观形象,对园内超2000㎡水岸景观进行了提升改造。改造采用了独特的造景方式,设计上略带有微地形,并添设小岛生态景观,用自然流畅的线条组成各色的飘带状造型,通过造型多样多变的地形调整,结合流线勾勒图样,营造色彩搭配丰富、高差错落有致、节奏欢快灵动的亲水景观。主要种植有花菖蒲、西伯利亚鸢尾、路易斯安娜鸢尾等40多种喜水湿植物,经过近半年的生长和精心养护,现已进入初花期。

  日本鸢尾正值盛放季  

被称为日本鸢尾的花菖蒲摇曳多姿,公园依托原有水景特色在华明桥东侧及园内几处河岸景观节点等区域新种植了约1500平方米近30个品种的花菖蒲,囊括蓝、白、紫、粉、黄等不同色系,为市民游客打造了初夏时节赏花赏水景的特色空间。其中,华明桥区域的花菖蒲沿两侧河岸线采用色块式种植,不同种类的花菖蒲高度也有所不同,形成了五彩斑斓、高低错落的花菖蒲景观。自然蜿蜒的青石板步道让游客可以尽情徜徉在花丛中,零距离赏花赏水。

此次公园种植的花菖蒲品种也涵盖了多个品系,不同品系的花菖蒲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如花型豪华绚烂的肥厚系品种‘蓝草纸’、花型为水平展开的江户系品种‘小紫’以及花型大小介于野生种与江户系的长井系品种‘长井初红’等。还有独具特色的“眼影鸢尾”系列,它是由花菖蒲与黄菖蒲进行远缘杂交而成,这类鸢尾继承了黄菖蒲的特征,在垂瓣基部有一圈褐色的花纹,就像女人画的眼影一样,生动活泼,主要品种有'金星'、'新世之辉'、'月夜野'、'陆奥黄金'等。据介绍,花菖蒲的花期从5月上旬一直持续到6月中旬,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市民游客可以尽享美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