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船舶青年要把那个失去的春天追回来
2022-06-0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船舶青年中引起了热烈反响。现在这些青年正积极投身上海的全面复工复产,希望将失去的这个春天追回来。船舶青年们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

在“急难险重新”任务中锻炼青年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团委书记张权,也是公司搭载部的副部长。沪东中华4月下旬复工复产以来,张权就和大家一起进入闭环生产模式,要把失去的春天追回来。张权告诉记者,复工复产期间,公司先后承接共12艘17.4万方LNG运输船订单,年度累计承接LNG运输船订单超越韩国企业位居世界首位,完成包括两船交付在内的十余项生产大节点,6月8日他们搭载部在长兴基地2号坞又有两条LNG船(一条17.4万方,一条8万方)出坞,这些都成为上海船舶制造业复工复产的一大亮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团百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让张权很受鼓舞,其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一句话让他印象尤为深刻。张权说,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船舶行业是国家战略产业,事关国家安全、民族复兴。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复工复产阶段,公司广大青年员工响应号召,克服人员密集、生活条件复杂等不利条件,奋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即便是6月1日之后,沪东中华还是施行提级管理,青年员工依然吃住在单位,要再过一些日子才能回家。

张权表示,作为骨干军工央企,沪东中华团委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员提出的“五个模范、五个带头”成长希望,动员广大青年深刻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把造舰强军、造船兴国作为终身追求。深入开展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为公司发展育好人;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为广大青年服好务;在“急难险重新”任务中任用锻炼青年,为青年建功搭好台;持续开展项目制党建带团建和对口师徒带教活动,为青年建功答好卷,带领广大船舶青年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对企业有信心,对工作有恒心,对未来有决心

沪东中华制造一部生产一车间船舶电焊工王学宇,是2021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在疫情期间,他下沉社区,参加了志愿者服务,每天都是冒着风险为小区居民送饭和消毒。这是志愿者团队中的党员给他的引领和鼓舞。王学宇印象最深的就是,即便是在疫情最严重的事情,团队里一个65岁的老党员依然和大家一起艰苦奋战,从不畏惧,从不说苦,“当时我想这就是党员精神,这就是爱国精神。”而即便是居家抗疫,王学宇也依然在为复工复产做着准备。他每天坚持进行安全生产App线上答题,进行工作必备的体能训练。同时了解公司造船的进程,以期用最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团百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王学宇感触最深的就是总书记说“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责任和担当。作为一名船舶电焊工,王学宇现在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国家造好舰船。王学宇还对总书记提出的入队、入团和入党的“人生三部曲”印象深刻,很受鼓舞。“作为全国优秀团员的我,要做好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当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我们还要对企业有信心,对工作有恒心,对未来有决心,对国家要有一颗崭新的红心,不忘初心。”

拿出只争朝夕的态度去加倍努力

4月下旬,听说单位要复工复产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装二部团总支副书记韩海杰第一时间提交了复工申请,很快他就重新回到岗位,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企业临时停工了一个多月,积下了大量工作需要完成,韩海杰告诉记者,总装二部有一艘燃气船已经完成了试航,并在5月份完成了交付。还有一艘在等待试航,另一艘则要动主机。在单位最需要人手的时候,青年人就要勇于站出来,承担起责任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团百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说,“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一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共青团始终走在青年前列,团结和领导青年,坚定信仰,倾力奉献,为党和人民而奋斗。“我们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参与者,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韩海杰对记者说。只要有时代召唤,青年人就要勇于呼应,勇于担责。

在疫情中,韩海杰住在公司生活区一个多月。疫情初期部分楼栋出现了感染者,韩海杰就主动申请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提供志愿服务。在封控区,无论是物资保障,还是上门核酸检测配合,他都冲在第一线。岛上的天气异常闷热,韩海杰穿着厚实的防护服一干就是一整天,总是大汗淋漓,近乎虚脱。但为了不浪费防护服,韩海杰还是尽量少喝水,少上厕所。在韩海杰的带头之下,他们的志愿者团队成为了公司抗疫的一支重要力量。

无论是在抗疫斗争中,还是在复工复产的岗位上,韩海杰都尽己所能,努力做到最好。韩海杰是横沙岛人,长大了要去为国家造大船是他从小的梦想。“总书记的讲话为青年人指明了方向。没有什么比继续工作更重要的了,大家都要拿出只争朝夕的态度去加倍努力。”韩海杰说。

召之能来,来之能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团百年大会上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这一点给了沪东中华研发设计院LNG技术研究所团总支书记闫冬峰最深切的感触。他对记者说,做好党的后备军和先锋队,做到召之能来,来之能战,冲得出来,顶得上去,是他未来团工作的重要方向。

作为公司生于1996年的一名技术骨干,进入沪东中华以来闫冬峰先后参与了全球最大18600立方米LNG加注船的设计建造、国内首艘174000立方米LNG-FSRU项目及174000立方米YAMAL-LNG船等项目的生产设计和详细设计,多次主动请缨,带领团员青年在重点项目、重大工程一线成立“青年突击队”“青年课题攻关小组”,让团旗成为一线青年快速成长、脱颖而出的风向标。他累计申报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带领团队荣获上海市产业青年创新大赛金奖1项、优秀奖1项,第五届上海市工程管理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以优异成绩展现了新一代沪东中华青年的担当。

在今年疫情最严重的情况下,闫冬峰协助公司领导组建宿舍区域防疫志愿者团队,负责两个小区的志愿者管理工作,从最初十几人小团队,到形成一百二十多人内外结合,多层防控的防疫体系,每天10多个小时的微信通话成为常态,闫冬峰充分发挥团组织全心全意为青年服务的重要作用,让团旗飘扬在抗疫一线。闫冬峰对记者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在抗疫保卫战的闯关夺隘中,他们青年人的担当意识全面觉醒,也增加了今后面对任何困难时有战而胜之的信心。“未来,我将牢记总书记重要讲话,发挥青年先锋队作用,围绕国家重点能源工程LNG船项目,深耕LNG产业链,为党组织锻炼出一支精业务、敢担当、能战斗的青年团队。”闫冬峰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