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上海的故事丨“问天”青年牛俊坡:上海让人有所为有所得,这个舞台能让青年人筑梦苍穹
2022-06-2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我是牛俊坡,来自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是“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环绕器的总体主任设计师。深空探测领域被形容为“航天新技术的实验田”,我在这片实验田中已经耕耘了10多年。从懵懂新员工到专业人员,上海航天见证了我的成长,也让我实现了“问天”梦。

 学以致用 

 十年磨一剑专注“问天” 

2008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后,我选择了来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509所工作,一方面做航天我可以学以致用,一方面因为上海这座城市兼蓄包容、公平公正的性格很吸引我。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航天新兵,开始我还只是被航天的光环所吸引。随着工作的深入,我才发现其中更多的是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和沉甸甸的为国效力的使命感。

我清楚地记得初到部门的那次会议,师傅描述他第一次到基地执行发射任务时的激动和自豪,眼神里的光彩深深感动了我。而当2021年2月10日晚,“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到达火星并成功捕获火星时,我切身体会到了师傅描述的那种无以言表的心情,那是一个航天人强烈的荣誉感。

自2010年起,我开始参与深空探测论证工作。2016年,“天问一号”工程立项后,我便投入环绕器的工程研制。“天问一号”成功发射是我这些年工作中最骄傲的一件事,最难以忘怀的还是“天问一号”十年磨一剑的艰辛与伟大。任务成功后,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这句话是对我们这支队伍十余年没日没夜专注做好这一件事的最高褒扬。

作为80后,我生逢中国航天加速发展的大好时期,从载人航天到探月探火,这些年,伴随中国经济的成长,中国航天也越发茁壮。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一,航天队伍里年轻人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青年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一点是精神的培养。老一辈航天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坚持创新的事迹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这种精神上的富足,是支撑我们不浮躁、不浮夸、安安心心干事业的动力源泉。

 仰望星空 

 始终能见“上海制造”身影 

去年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建院60周年。仰望星空,始终能见到“上海制造”的身影。

从只飞行了8公里的中国第一枚试验探空火箭,到如今距离地球最远4亿公里的火星探测器,被誉为“金牌火箭”的长征二号丁已完成60次发射,保持着全胜的骄人纪录……上海航天一次次刷新高度,一步步奠定了中国航天事业主力军的地位,真正实现了从“白手起家”到“筑梦苍穹”。作为上海航天人,能够参与其中,我很自豪。

我喜欢上海,因为这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虽然工作忙碌,但只要有空,我都会带着家人去上海的街头走走,逛逛公园、尝尝小吃。

我毕业那年,我们专业有四分之一的同学选择了上海,大家都觉得上海能为所有人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十余年后,事实证明上海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为上海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我个人在去年有幸荣获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从青涩新人到技术骨干,要感谢上海给予了以我为代表的青年航天科技工作者珍贵的机会,这是对我个人的肯定,也是对航天青年的激励。

我想这就是上海的魅力所在,也是可以吸引青年人才源源不断输入的原因:创造众多的就业、择业机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给青年人以有所为、有所得的希望。

/  对话  /

新的征程 新的活力

青年报:这五年,你在上海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牛俊坡:到去年,中国火星探测之路历经五年深入论证、五年潜心研制、一年在轨飞控,终于得以成功。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踩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是在历史机遇下创造新的历史。这是作为航天人的我最大的收获。

青年报:你期望未来五年上海会有怎样的面貌?

牛俊坡:继“天问一号”之后,中国国家航天局已发布了后续行星探测计划,我们又将踏上新的征程。我十分期待上海航天能作为高新科技的代表,为城市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