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不知以前苦,就无法体会现在的甜
2022-06-2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吴恺/图、视频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杨浦滨江,对杨浦区科学改造滨江空间、打造群众公共休闲活动场所的做法表示肯定。“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为正处在创新发展关键时期的杨浦指明了前进方向,杨浦紧紧围绕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在创新发展、城区更新、社会治理、党建引领等方面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之路。

一如既往做好讲解

让青少年了解历史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人人屋参观、指导、考察,正是大桥街道滨江人人屋党群服务站站长徐捷接待了他。时隔两三年,当时接待时的每个场景历历在目。“当时我看到总书记下电瓶车,就对他说,‘总书记,下午好,欢迎来到人人屋党群服务站。’总书记问我,‘为何是党群服务站?’我便告诉他,这里不光是为党员服务的,也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

自从总书记参观人人屋后,这里就成了人气爆棚的打卡点,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徐捷最忙的时候,连喝口水都要见缝插针。

徐捷告诉记者,现在的青少年许多没见过老的工业厂房,在滨江漫步之余,到驿站休息,他们可以了解杨浦的工业遗存,感受上海的海派文化、红色文化和江南文化。

杨浦区党建服务中心主任辛立介绍说,这三年来,杨浦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推进滨江党群服务站建设。目前,在5.5公里的杨浦滨江岸线上,已经全面建成启用9处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杨浦滨江党群服务站·杨树浦驿站”,包括全市首家黄浦江码头岸线党群服务站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站、全市首家公园党群服务站复兴岛公园站,平均每700米就有一处。此外,还建成了新时代上海互联网企业党建创新实践基地。

据了解,这些化身市民游客的“元气”补给站除了提供直饮水、雨伞等标准化基础服务外,还因地制宜提供特色服务,比如以传承红色基因为特色的秦皇岛路码头站,以科普绿色生态为特色的雨水花园站,以介绍杨浦发展变迁为特色的电站辅机厂站,生动演绎了“还江于民”的实践,在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杨浦区科学改造滨江空间,打造群众公共休闲活动场所。

亲历者+建设者

见证杨浦滨江巨变

上海杨树浦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章琳琳是最早一批进驻杨浦滨江的滨江建设者。

6年前初入现场,她拍了两张照片发了朋友圈,不少人点赞的时候不忘评论一句:“好羡慕,上班时间还能出去郊游。”原来,看到照片里满目的芦苇塘、残破的老房子,许多人以为她在郊区采风。这让章琳琳哑然失笑,赶忙澄清“我在市中心,在黄浦江边上”。这让很多人无法相信。

早期的时候,章琳琳主要负责原有构建筑物定位测量、勘察。身高只有一米六的她经常要出入草长得比人还高的地方,“这种感觉像野外探险”。

走在雨水花园、水厂栈桥,呼吸着午后的新鲜空气,章琳琳感到很欣慰。她告诉记者,身为滨江的建设者代表,她很自豪,能参与将封尘的珍宝雕琢出来,展现给公众,自己是很荣幸的。

走着走着,思绪仿佛回到了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杨浦滨江时的一幕。“我记得当时我们团队正好是沿着广场在工作,没想到总书记会停车下来和我们握手,非常意外,也很激动。我是生平第一次近距离地和总书记见面。现场我们聆听了总书记的发言。最后,他问我们每个人,‘你们觉得幸福吗?’我们纷纷回答‘幸福’。”

“别的项目不可能有那么丰富的经历。”从前期勘察、数据调查调研到后期工程管理,章琳琳的岗位职责不断调整。她告诉记者,如此大的综合性的城区建设,不同于她以前接触到的房地产开发等项目,涉及的专业面非常广,几乎是全专业的人才共同参与。对她和整个团队而言都面临很大的挑战及磨砺。

2017年完成杨浦滨江2.8公里滨江岸线。2019年年底承办上海市城市空间艺术季20个国际甄选作品的落地。2020年,最终呈现5.5公里的公共空间……这一点一滴的变化,章琳琳都看在眼里。

据悉,到2025年,杨浦滨江将基本建成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打造黄浦江北岸链接全球的“主节点”。对标世界一流滨水区,以高标准规划引领区域发展,打造上海滨水岸线上最闪亮的“世界级城市会客厅”。

劳模给青年上网课

忆苦思甜珍惜当下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杨浦滨江时,同新中国第一代劳模黄宝妹亲切交谈,并称赞她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鼓励她“多向年轻人讲一讲,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回忆当时的场景,黄宝妹说,自己看到总书记十分激动。“习近平总书记当时问我岁数多大了,现在的工作范围。我和他汇报说,虽然自己从社会层面退休了,但共产党员不退休,劳动模范不退休。我要发动年轻人一起出来为国家建设发力,想当年,我到北京坐火车要七天七夜,现在只要四个半小时。以前浦东很多地方都是农村,这些年浦东建了不少高楼大厦;杨浦滨江以前都是一排排仓库,现在大家都去玩去锻炼。这个地方老漂亮的。老百姓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

黄宝妹表示,这些年滨江变化很大。她喜欢在杨浦滨江走走,可以看到整个浦东,呼吸新鲜空气。“从国际时尚中心一路走过去,特别是晚上特别漂亮。”

三年前,黄宝妹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后曾倍受鼓舞,下定决心,“我虽然老了,但我可以发动大家一起,努力为社会再做一点贡献。只要我还能走得动,就会继续讲好党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些年来,她一直坚持给年轻人讲课,发动年轻人一起来为国家建设出力。而且,这位“不退休”的劳模还在B站上给年轻人“上网课”。她说,“年轻人是我们国家建设的接班人,祖国的未来要靠年轻人。所以我一年要上几十场课,平均每个月要好几场。有人劝我不要那么辛苦。但我觉得年轻人不知道以前的苦,就不能体会现在的甜。”

==   记者手记   ==

牢记殷殷嘱托 争做建设标杆

徐捷是杨浦滨江党群服务站的资深讲解员,章琳琳是杨浦滨江的建设者,黄宝妹是住在杨浦滨江附近的居民,讲述中国故事的老劳模。

五年很短,弹指之间。五年又很长,以至于章琳琳发在朋友圈的摄影照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杨浦滨江是上海深入实践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缩影。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这些年来,杨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争做人民城市建设标杆,不断为上海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