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专业特长,上大新疆学子拍摄纪录片记录兵团动人往事
2022-07-21 青年

团队成员阿丽亚、阿尔娜、阿勒马斯与兵团老战士闫欣秋、李子举合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习近平总书记刚刚考察过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今年暑期成为了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师生的创作对象。这支由上大新疆学生为主的创作实践团队,从7月初以来,已经走进了不少兵团老兵的家,记录下动人的兵团故事。这些故事,也将在系列纪录片《兵团往事》中呈现。

  20岁来兵团,他们将青春奉献给新疆  

发挥专业特长,用镜头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战士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抢救与挖掘出来,记录下革命前辈在峥嵘岁月里的创业史和奋斗史,把立德树人书写在祖国大地上。这是上大新闻这一“讲述兵团故事,传承兵团精神”创作活动的主题。

从7月初开始,上大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阿丽亚·叶尔布拉提、阿尔娜·吾木提、维娜拉·海拉提,在烈日下去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六团等地,走进工厂、社区、农田取景,并登门到一些兵团老战士家里采访。“听他们讲述那些真实的奋斗经历,真的很打动人。”阿丽亚说。

团队成员阿丽亚等同学采访兵团老战士闫欣秋、李子举以及当地群众

她还记得,7月6日上午十点左右,团队成员来到兵团老战士闫欣秋老人家时,92岁高龄的闫老正坐在单元楼门口的小凳子上,边看报纸并等着他们。闫老是山西人,1949年在太原报名参军,1950年随十万大军进疆,从此集体转业屯垦戍边,建设边疆。

20出头就来到新疆,一来就参加了伊犁地区土地改革。“刚来的时候没地方住,我们都是挖地窝子,再在上面盖点树枝,就这么住了几年。当时的工作并不轻松,一天得干近二十个小时的活。每天的两顿饭都得在地里吃,冬天的时候,饭送过来没多久就成了冰疙瘩,部队里也没人叫苦。”

经过一代代老军垦的建设,新疆改变了模样。扎根边疆72年的闫欣秋也早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我很喜欢新疆,风景好,人也很真诚、善良。我们刚到牧区时吃不惯这里的饭,少数民族牧民们觉得我们这些年轻人跑这么远来建设新疆很辛苦,都想办法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给我们。当时还有牧民骑着马走很远给我们买挂面送来,就这样照顾我们。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团队成员阿尔娜同学采访兵团老战士闫欣秋

“当初我们在牧区里搞土改,和少数民族居民吃、住都在一起。一开始我们工作还需要带少数民族翻译,后来都不需要了,我们不知不觉就都学会了。”在新疆生活了近70年后,闫欣秋学会了哈萨克、维吾尔等民族语言,实践团队里有两位哈萨克族同学,老人马上笑着开始了哈萨克语的简单对话。采访结束后,还与闫老结成了“亲戚”。

和闫欣秋是多年老战友的李子举是河南人,现在也住在同一栋楼里。两位老人经常一起出去宣讲、为当地群众做好事。“32年前的离休欢送会上,我们就决定离休后继续为兵团做贡献。”如今,他们加入了学雷锋志愿队、老党员服务队、交通协管队,为附近学校近千名学生上下学保驾护航,学校周边近二十多年来没出过大的交通事故。

  传承亮剑精神,在实践中成就行走的课堂  

为了搞好纪录片创作,同学们在采访之前做足了功课,查阅了大量史料,精心准备了采访提纲。“我们一共五位创作成员,都是新疆同学。采访前都会事先分工,有的采访,有的拍摄,有的整理文字,合作得很顺利。”阿丽亚说。有时候在和兵团老战士聊完后,也会有新的创作启发。

在兵团老战士、老党员李质龙的家中,墙上挂着一幅“亮剑”的书法作品,李老书桌上也摆放着许多与亮剑精神相关的历史资料。一聊才知道,这位来自山东的兵团老战士已经研究亮剑精神长达32年了。

团队成员阿丽亚、阿勒马斯等同学听兵团老战士李质龙讲故事

李质龙1959年报名参军,1965年2月响应中央军委的号召,集体转业来到祖国的边疆,保卫祖国的西大门。儿子李耕耘如今在伊犁地委从事党史研究工作,写过一篇名为《亮剑故事,原型揭秘》的文章,讲述了《亮剑》原型刘光汉团长以及66团的故事。李质龙也是从儿子的文章开始研究亮剑精神。

在访谈中,李老谈到了刘光汉团长所安葬的惠远烈士陵园重修故事。“我当时看到烈士陵园周边杂草丛生,看不见墓碑,扒开草丛才能看到一个个墓碑。”李质龙回忆道:“六十多年了,屯垦戍边的战士牺牲了,我们活着的人一定不能忘记那段岁月,要为他们建好陵园,感谢他们。”

这也让创作实践团队兴起了去烈士陵园实地走访的念头。“第二天我们去到位于霍城县惠远镇古城墙南侧的烈士陵园,看到在李质龙等老党员的呼吁下,烈士陵园已经焕然一新。进入陵园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亮剑’两个大字。这里安葬了108名烈士,他们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个地方,在拍摄陵园的过程中,我们也深刻理解了亮剑的精神内涵。” 阿丽亚说。

惠远烈士陵园

面对面的聆听和记录,也让生活在新时代的这些新疆学子深深感动。“以前只知道兵团,但并不是很了解。如今听爷爷们讲述那些艰苦奋斗的创业故事,特别触动。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阿丽亚说,而作为一名新闻传播专业的大学生,她也希望从中汲取力量。“这些丰富的素材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灵感,一定要运用好这些生动的素材,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她说。在团队成员阿尔娜看来,这是一次特别好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记录下来,也是一种传承。接下去,他们还准备去小白杨哨所实地探访。

“在创作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在实践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传承中弘扬鲜明红色文化,这就是最为生动鲜活的‘行走的课堂’,也是课程思政向社会延伸、向生活延伸、向实践延伸的生动例证。”团队指导老师、上大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晴川教授这样表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