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论史”“以史增信”,《上海市“十四五”文物保护利用规划》正式发布
2022-07-2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近日,上海市文物局编制印发了《上海市“十四五”文物保护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分为发展形势、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四个部分,设置了7类27个发展指标,明确了8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和8个相关专项行动。上海市“十四五”文物保护利用指明了方向。

《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上海各区、各部门合力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文物保护事业迈上新台阶。上海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深入推进,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不断夯实,文物安全形势稳中向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显著加强,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文物保护成果全民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文物已经成为上海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文物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态势基本形成。“十四五”期间仍要以推动文物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创新为主线,坚持把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持续提升文物保护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而8个方面主要任务和8个相关专项行动,也体现了不少亮点。

首先就是提供科技赋能文物保护的“上海经验”。文物保护是一门交叉学科,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是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支撑。《规划》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十四五”文物工作的主题主线,在基层文物安全预警、近现代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文物修缮、水下考古和科技考古等领域,利用好上海打造“科创中心”和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资源优势,探索建立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协同合作的科技创新机制,完善研究方向布局,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切实提升文物保护利用科技水平。

其次是推动实施让文物“活起来”的“上海实践”。《规划》坚持文物保护成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十四五”时期,上海文物工作将从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地方入手,谋划、实施“建筑可阅读”“海派城市考古”“大博物馆计划”“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等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实践,切实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共享。

再次,打造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上海方案”。近年来,“改革”已经成为文物工作的“关键词”,中央、本市集中发布了一批文物领域重要的改革性文件,将改革创新作为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核心动力。《规划》明确要坚持系统性改革观念,全面深化本市文物领域各项改革举措,重点聚焦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等国家文物局交给上海实施的改革试点,以及基层治理、博物馆体制机制改革等解决文物保护利用“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制度创新。

最后是建立文物领域交流互鉴的“上海模式”。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舞台。《规划》提出要通过文物资源扩大文化交流合作与多层次文明对话,进一步提升中华文明以及上海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一方面,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上海深度融入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市场,加快推进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增强上海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另一方面,将依托文物加快构建上海文化叙事体系,围绕中华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系统梳理兼具文化传统、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物资源,通过展览展示、人才培养、专业合作等方面交流互鉴,深度参与文物的国际治理,全面增强全球叙事能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和上海精彩。

上海市文物局局长方世忠表示,全市文物工作者要进一步做深做实“以物论史”“以史增信”两篇大文章,打造一批文物保护成果广泛惠及人民群众的“卓越实践”,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与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相匹配的文物事业发展新格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