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方志敏在上海入团,亲笔填写的《团员调查表》首次在上海展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今天上午,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小红花”志愿讲解员们与20名上饶市青年代表连线齐诵《可爱的中国》,表达对方志敏烈士的缅怀以及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今年8月2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方志敏在上海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团100周年。以方志敏烈士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崇高政治品格,流淌着伟大建党精神的血液。为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追寻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迎接党的二十大,今天上午,由中共四大纪念馆与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可爱的中国——共和国英烈方志敏特展”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开幕。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志雄、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唐洪涛、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邬斌等来自上海、江西相关部门单位的各位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
开幕式上,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馆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运史学科首席专家胡献忠通过视频连线为活动致辞。他指出,纪念烈士是为了更好地传承烈士精神。尤其是让广大青少年认识英雄人物,了解英雄故事,传承伟人精神,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可爱的中国”建设得更美好而不懈奋斗。
开幕式后,方志敏的曾孙方瀚辉为大家进行了导览,介绍了曾祖父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1922年7月至8月,从南伟烈学校退学后,方志敏为寻求革命真理而来到上海。虽然逗留的时间不长,但却迎来了人生中的重要转折。赴上海后,他经人介绍到上海《民国日报》担任校对。在上海期间,方志敏与当时在上海工商友谊会兼任文牍委员的赵醒侬结识,并到《先驱》报编辑部见到蔡和森、俞秀松、高君宇等人。后经俞秀松、赵醒侬介绍,方志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记者在展柜中,看到了首次在上海展出的方志敏亲笔填写的《团员调查表》,在关于信仰一栏,他填写的是“马克司主义”;在评述社会现状一栏,他写道:“对于现在的社会,是深恶而痛恨的,除了革命,再无他想。”
“每每讲起曾祖父的这段历史,我都感觉充满了力量,这就是一个热血青年在党组织的引导下,为全人类的解放奋斗终生的故事。”方瀚辉说道。
本次特展分为五个部分:“探索拯救中国道路─从爱国学生到职业革命家”“唤起工农千百万──农民运动的杰出领袖”“血染东南半壁红──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创建者”“终将热血化英魂──坚贞不屈、以身殉志”“崇高品格永垂青史──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通过200余张历史图片,和方志敏狱中手稿影印件,以及《先驱》报、《救国时报》《民族解放先驱方志敏》等16份文献、档案,诠释了方志敏短暂而光辉一生。
展览还增加了方志敏入团介绍人俞秀松和赵醒侬的相关展品,以及赵醒侬、方志敏会见从南昌来上海的袁玉冰的有关内容,这是被后人誉为大革命时期中共“江西三杰”的首次会面。方志敏、赵醒侬、袁玉冰三位烈士后来成为江西党团组织的主要创始人,在江西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
方志敏和鲁迅也有一段特殊的缘分。方志敏对鲁迅十分崇敬与信任,他入狱后,把与鲁迅书信往来作为向党中央传递文稿的途径之一。在《给鲁迅的信》中他写道,“我已抱定牺牲的决心,估计已不久于人世,我把自己最后心血的结晶这些稿件交给你,还有给党中央的最后一封信,请你一并转交给党中央。”以此为契机,2009年“可爱的中国──共和国英烈方志敏纪念展”巡展首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幕,获得良好反响。时隔13年后,展览再次登陆上海虹口,重回始发地,除上述新增展品外,还包括由邓小平题词的《方志敏文集》、刊登方志敏被捕一周年纪念文章的《救国时报》、1940年上海霞社出版的《民族英雄方志敏》、1940年再版的《民族解放先驱 方志敏》等报纸和书籍资料。通过展览,让观众缅怀革命烈士,赓续红色基因,感悟伟大建党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新时代奋进力量。
来自上海市民办复旦万科实验学校八年级的李悦睿和杜贝铭一早便从闵行赶来虹口观展。“我之前朗读过《可爱的中国》这篇文章,非常感动,这次在展览中亲眼看见《可爱的中国——方志敏狱中手稿》,更加让我心潮澎湃。通过展览,我对他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李悦睿说道。“回望峥嵘岁月、体会如磐初心。今天恰逢方志敏在上海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团100周年,我们可以在这天观展,觉得特别有意义。参观完展览,让我们想要入团的愿望更加强烈了。我们要继承先辈的精神,继续努力奋斗。”杜贝铭补充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