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高温|“全副武装”下,这群团员青年与时间赛跑、为生命奔跑
2022-08-0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她坚守隔离产房,他坚守急诊,而他则在幕后“保驾护航”……防护服内是被汗水浸湿的T恤,防护手套中是被汗水捂白的双手,而为生命健康奔跑的步伐却始终没有停下。

申城再次冲刺40℃,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下简称“一妇婴”),有这样一群团员青年,为保障全市孕产妇及患者的医疗安全,他们闻令而起、尽锐出战。即便是在申城眼下这样的高温天,他们依然“全身武装”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与此同时也收获了磨砺与成长。

 ◆ “全副武装”的助产士,用奔跑迎接新生命 ◆ 

一名产妇急诊入院,孕30周,来自本市中风险地区……接到电话后,穿上“大白”,产科护师陈小燕随即赶往隔离产房。随着一声啼哭,早产宝宝顺利降生,但好事多磨,这个早产了两个半月的宝宝出生后不久就出现呼吸困难。情况紧急!陈小燕立即协助新生儿科医生实施正压通气及气管插管。由于隔离产房条件受限,她和医生轮流手动按压球囊4小时。宝宝转运至儿科医院,健康状况良好。

忙碌了大半天后,脱下防护服后的陈小燕早已浑身湿透。此时,尽管疲惫,她却倍感欣慰。

1989年出生的陈小燕是一妇婴东院产房的一名助产士,也是一名退役军人, 在产科一待就是10年。本轮新冠疫情以来,她担任东院隔离产房组长。即便在眼下申城的高温天,一旦接诊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孕产妇,她都会在第一时间“全副武装”后赶赴隔离产房。

尽管离开部队多年,陈小燕仍保持着军人那股韧劲。新冠疫情期间,每次成立隔离产房,陈小燕都第一时间报名,协助领导做好产房疫情管理及规章制度的落实,并快速筹备隔离产房及各个临时分娩点。

产房工作本身是一个高强度的岗位,每时每刻,助产士们都在与时间赛跑、为生命奔跑。本轮疫情发生后,为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在最初人员紧张、流程不顺畅的情况下,陈小燕和另外3名同事一起轮流值班,每天的睡眠只有间断的三四个小时。除了需要承担隔离产房的分娩外,她们还要奔赴急诊、临时看诊点、隔离楼等各个分娩点。在产房,她们在助产士、师傅、阿姨、家属等不同角色之间来回切换。

从最开始的不适到现在的从容淡定,从三级防护的闷热缺氧到习以为常,陈小燕说,一路迎难而上,支撑他们的,除了战胜病毒的决心,还有发生在产房的那些温馨故事。“不少产妇、家属都很体谅我们的工作,会道谢,会和我们分享初为人母的喜悦。”

 ◆ 从急诊到后勤,一样的初心 ◆ 

和陈小燕的岗位有些类似,产科医生丁一目前正坚守在一妇婴东院的急诊岗位。每天他穿上“大白”,接诊来自中高风险小区的的患者,以及有发热、咳嗽的孕产妇。

3月下旬,丁一和爱人李君作为一妇婴的医生,同时坚守在了各自的岗位上,保障生命通道的畅通。

丁一告诉记者,今年疫情严峻时,最高峰时医院单周分娩量在650人次左右,平均每天有约90名产妇要分娩,这对于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压力。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他和同事们在病房及产房都需要穿着笨重的“大白”工作,体力消耗很大。不过面对情绪紧张的患者及家属,他们相互打气,鼓励自己努力熬过这一关。丁一说,“那段时间其实会有焦躁不安的情绪时不时冒出来,但只要听到新生儿响亮的哭声,看到刚晋级为新手妈妈的产妇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这腰酸背痛的一天也值了。”

如今虽然仍身披“大白”,但比起四五月份,现在的气氛是比较宽松的,患者以及孕产妇的心情也不再那么紧张。但是作为一名产科医生,作为一个“生命守护者”,丁一仍然不敢有一丝松懈。

一个月前,丁一的儿子出生了。虽然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抱抱自己的娃,但他觉得,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特别有意义。

而一妇婴后勤保障部黄瀛珠的工作,相对于一线医护而言,属于“二线”,是保障支撑团队。然而他的所有工作,却是紧密服务一线、服务病患的。

这几天,户外温度又向40℃高温“冲刺”了,但爱出汗的黄瀛珠没有在屋子里孵空调,每天都花上几个小时去检查物业、食堂、被服、绿化等。

“和综合型医院不一样的是,作为妇产科专科医院,一妇婴在一些细节上需要格外注意。比方说,孕产妇对气味比较敏感,门诊大厅的消毒水味道不能太刺鼻,消毒过的地面不能太滑。”黄瀛珠告诉记者,拿消杀工作来说,目前是采取“平疫结合”、常规和特殊情况相结合的方式。除了保障院区内上下午常规消杀的同时,遇到应急和特殊情况的消杀时,每次他都会带队前往,并做好防护服的穿戴和指导药剂的配置。

检查医废收集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之一,黄瀛珠每天都会对医废收集做抽样检查。由于天气炎热,每次穿着蓝色隔离服进行现场检查,他都是汗流浃背,衣服湿透。

除此之外,夏季高温多雨,且短时降雨的强度非常大,楼顶的排水畅通对医院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黄瀛珠每周都会对楼顶空间进行检查,防止污物堵塞。楼顶温度很高,且没有遮阴的地方,完成检查时,他会感觉不仅是脸上,仿佛两只眼睛都在往外冒汗。“我们所有努力,就是为了让前来就诊的孕产妇以及患者更加安全。”接受记者采访时,已经是接近晚上9点,而黄瀛珠刚刚忙完当天的工作。

就在不久前举办的2021年度上海市基层团组织典型选树工作中,陈小燕、丁一、黄瀛珠所在的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团委受到了团市委通报表扬,这让大家格外激动,非常感谢这份沉甸甸的肯定。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这个坚守一线、用心用情服务病患的青年团组织,是沪上众多医务人员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爱岗敬业的缩影。为了孕产妇和患者的安全,他们日复一日的坚守和付出,选择把责任扛在肩上。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