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理念,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陈慧青在工作中。
注册许可业务会折射出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当元宇宙、区块链等新行业、新概念提出后,很快会有经营需求反馈到注册登记上。从2021年起担任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许可科科长的陈慧青一直用创新服务理念来要求自己和团队成员。“注册许可干部需要不断学习新事务,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前不久,悦“young”工作室应运而生,由陈慧青这支青年干部队伍,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综合性的服务。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练就一番“绣花功”
和其他扎根业务多年的“老法师”相比,陈慧青谦虚地表示,自己还是一个“新人”。在当科长的这两年时间里,她以一个“新人”的视角和思维,不断发掘各类市场主体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需求,思考如何在注册许可工作中推陈出新,守正创新,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服务经济发展。很快,陈慧青就发现,注册许可业务会折射出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举例来说,网络视频推广、直播零售等新业态催生了“UP主”“网络直播主播”等新就业形态。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陈慧青一直认为,服务要“细”,要下“绣花针的功夫”,不仅办事要细心、流程要细腻,心思更要细巧,要学会换位思考,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着力为企业纾困解难,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我们为企服务的温度和情怀。
今年4月和5月,受疫情影响,线下办事窗口全部关闭。陈慧青每天接到的电话不断,一头连着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迫切需求,一头对接争取上级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支持。这2个月里,她所在的注册许可科为经营抗原试剂的企业办理增加经营范围的登记,为销售防护服和口罩的企业办理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为有重要项目需要推进的企业办理股权和注册资本变更等等,尽可能解决封控时期企业的燃眉之急,降低疫情对企业的影响。
肯德基是注册在杨浦区的外资企业,也是首批上海市“生活物资保障供应的重点企业”,其经营期限5月4日到期。当陈慧青收到肯德基变更经营期限的申请后,第一时间联系企业,了解到其办理“难点”在于,因封控导致企业无法在申请材料签名盖章,也无法提交申请材料。随后她多次与企业和市市场监管局进行沟通协调,最终在市市场监管局支持下通过容缺受理、不见面审批、纸质材料后补等方式,在第二天就为肯德基总公司完成经营期限变更登记。在封控期间还为其191家保供门店完成经营期限变更登记,发放电子执照。之后在6月14日完成全部437家分公司的经营期限变更登记。
疫情期间,为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陈慧青总结并发布了四项注册许可的便利化举措,并在《杨浦区全力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助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的若干措施》中提出注册许可相关举措,以更好稳定企业的发展预期和信心。
保持一颗“工匠心”
“现在的审批服务正在从‘以政府部门供给为重心’向‘以市场主体需求为重心’转变,我们行政部门在不断转变服务理念的同时,更要善于在服务企业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追求为企服务精益求精,创新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最佳体验。”陈慧青说。
今年6月,杨浦区首创推出重点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陈慧青担任了市场首席服务员,考虑到市场监管局涉及企业多方面业务,服务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她向局领导请示在区首席服务员的基础上,打造局的市场监管服务团队,这样,能以更大的服务力度、更精细化的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综合性市场监管领域服务。
美团旗下的上海象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向她咨询“连锁食品经营企业总部评审以及便利化审批”相关事宜,陈慧青带领团队迅速对接响应诉求,将相关申请条件及材料告知企业,并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保持沟通,持续跟踪推进总部评审事宜。
不仅如此,陈慧青还在今年年初制定《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助力推进“四高城区”建设壮大市场主体的若干措施》时,计划组建一支青年干部的队伍,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综合性的服务。前不久,悦“young”工作室成立了,工作室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多项举措在疫情期间就已酝酿,在解除封控后也已一一落实。
“码上注”企业住所信息归集系统就是在疫情期间打磨而成的。陈慧青和团队成员发现登记在同一招商主体地址下的企业所提交的住所材料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复的,因此希望可以通过搭建一个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一体化、格式化、规范化地录入招商主体的住所信息,在与区大数据中心沟通后,“码上注”住所信息归集系统诞生了,实现了“一码归集”地址材料,大幅简化企业提交的住所登记材料。现“码上注”平台已入库34家招商主体的住所材料,并通过二维码为21家企业完成登记。
“许多企业来办理食品经营许可时,我发现他们的经营场所装修不符合许可要求,整改又会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为此,我们推出了立体沉浸式的食品经营线上‘样板房’,将文字要求转化为可视、生动的视频,企业通过观看‘样板房’视频,就可以清晰、直观地理解食品经营许可的各项要求,实现经营准入减时间、降成本,提效率,现在饮品店、饭店和面包房的‘样板房’已经上线。”陈慧青介绍说。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