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老字号餐饮品牌最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哪个老字号餐饮品牌最受年轻人青睐?市商务委举办的数字生活节发布的《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数字化转型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大富贵、小绍兴和杏花楼成为最受年轻消费者青睐的老字号餐饮品牌。
30-50岁在线消费人群平均占比73%
报告由市商务委指导,上海商学院数字商务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新服务研究中心共同完成。上海商学院数字商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娜日副教授代表课题组介绍了相关内容。
报告中提出了由战略力、组织力和品牌力三个维度构成的老字号餐饮品牌数字化转型指数模型,指数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以及衡量指标的19个数据项构成。
报告对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的数字化转型现状做了分析,指出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大多具有数字化转型意识、数字化赋能效应凸显,销售渠道创新成为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向,老字号餐饮品牌数字化运营模式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数字化连锁经营水平不高。
报告也对上海市餐饮消费者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30-50岁人群是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主要的在线消费主体,银发消费者人群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连续三年,30-50岁的在线消费人群平均占比约为73%。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客单价提升,银发人群客单价最高,年轻消费群体客单价最低。
报告通过数字化转型指数模型对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进行测算,指出数字化转型指数排名前七位依次为大富贵、德兴馆、杏花楼、功德林、上海老饭店、新雅、鲜得来。
数字战略力排名前五位依次为德兴馆、上海老饭店、新雅、大富贵和杏花楼。数字组织力排名前五位依次为大富贵、小绍兴、鲜得来、王家沙和杏花楼。数字品牌力排名前五位依次为大富贵、功德林、德兴馆、杏花楼和鲜得来。
针对如何进一步提升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的数字化能力,报告提出重构组织框架、提升品牌数字领导力;强化数字基础建设,提升品牌数字创新力;重视内容赋能,提升品牌数字影响力;重视数字宣传渠道,提升品牌数字传播力;重构品牌与用户关系,提升品牌数字市场力;构建餐饮柔性供应链,提升品牌数字体验力;重视老字号品牌数字人才培养,提升品牌数字组织力等建议。
报告也对杏花楼、沈大成、乔家栅、大富贵和鲜得来等数字化转型表现较好的代表性老字号餐饮品牌开展了案例分析,以期对其他老字号餐饮品牌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启示。
报告指出,2022年疫情期间,大多上海老字号餐饮企业经历了数字化水平的“压力测试”,在精准定位用户、触达核心人群渠道、优化整体供应链等数字化布局和实践方面表现了较强的韧性。
数字化转型老字号餐饮各显身手
老字号不能永远活在记忆里,如何时尚化、年轻化,吸引年轻的消费者成为各大老字号餐饮品牌一直思考的课题。
大富贵2017年下半年通过饿了么、美团平台为顾客提供更为便利的外卖服务;通过在线预定、网订店取(送)等业务,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在新门店中引进“自助点餐机+移动收银台”模式,配备支付宝等支付设备。统一开发设计了餐饮管理平台,保证传菜准、结算准,让消费者点餐便捷,结账迅速。3年内,销售额增长近10倍。疫情后,大富贵开通抖音公众号、微视频营销,建立自有外送平台微社群,启动送货到家新模式,点心、卤味、半成品、堂吃点餐的支付均可一站式实现。针对社区消费,大富贵推出了点餐小程序,全方位推进微社群建设,并上线CRM会员管理系统。截至2021年7月,大富贵会员注册人数超过30万。
杏花楼早就开始推行全渠道会员管理,赋能营销数字化升级。2015年5月,杏花楼创建了天猫旗舰店;2019年,杏花楼在微信公众号设立饿了么入口,打通会员体系,寻找异质化用户。2021年6月,130多家门店和加盟店都上线了数字化营销平台,支持卡券的销售激活、兑换,帮助杏花楼完成了先售卡再兑换的零售营销业务模式。同时,杏花楼也实施了全渠道会员管理的数字化方案,实现了20多万会员的线上线下联动,使得会员的用户画像分析更真实,为精准营销和业务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更好地满足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体验,乔家栅引入了数字人民币的支付功能,实现金融与场景的无感连接与融合,成为上海第一家引入数字人民币的老字号餐饮企业。通过和线上小程序商城打通,使得订单支付和客户的数据实现有机整合,乔家栅通过会员营销持续进行传播、裂变,增加用户复购。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