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宇航员设计月球“蜘蛛侠”,这些青少年面向未来大显身手
2022-09-0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将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集成,应用于改善城市生活的服务;为探月的宇航员设计一款灵活的“蜘蛛侠”移动实验室;发挥创意同场竞技,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工程少年旱地冰壶机器人大赛……这都是第十八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上的优秀作品,云端颁奖的同时,第十九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正式启动。

  == 面向未来工程设计师显身手 ==  

该大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联合主办,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市徐汇中学共同承办。大赛鼓励天马行空的创意“脑洞”,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升能融合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与技术来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未来科技如何帮助城市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第十八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的建筑工程师项目主题为共创全球科创中心社区,请学生作为上海未来的设计师,思考将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运用在改善人类未来都市生活中,并在“生态可持续、碳中和、未来交通、IOT(物联网)”等命题上展示上海国际性引领地位。

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初中部的张伊诺同学提出“轻量化碳中和城市”的构想。以虹桥商务区为设计基础,张伊诺通过改善现有城市结构,在较小的区域内容纳相对全面的城市功能,结合科技手段,建立全新的碳中和绿色城区。此外,她还结合上海2035“15分钟生活圈”来精简和优化城市布局,以分布式发电和高植被覆盖为设计特点,构想了全新的未来城市。

我国或将在2030年前后进行载人登月并建立月球基地,第十八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航天工程师项目在延续上届登月软着陆机构设计赛题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能在月球表面行进、勘探、通讯、试验等一体的月面可移动实验室,为人类在月球基地正常生活和开展各项科研活动提供保障。

上海民办打一外国语小学杨杰瑞同学设计了一个既有趣又实用的月面可移动实验室——“月球‘蜘蛛侠’”。通过借鉴动物仿生学,将蜘蛛爬行的形态创新地运用到了他所设计的月面可移动实验室中,从而便于它在崎岖的月面行进。实验室主体设计成不同区域,为宇航员提供工作和基本生活的空间。无人实验室——“蜘蛛宝宝”在需要时可以从主体实验室中释放出来,帮助宇航员进行较为危险的外部勘探工作。

  == “数智”时代着手解决真实问题 ==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进华中学曹煜祺和队友,为改善身边道路的交通压力寻找解决方案。他们调研身边熟悉的路口附近交通情况,同时也考虑到如消防车、急救车等特种车辆参与的交通场景,设计智能交通灯管理系统。他们在该系统中植入“贪婪算法”,使之能根据路口交通实时情况动态调整交通灯时长,以达到提高通行效率的目的。

数字化时代如何让孩子们对“钱”有更真切的认知?第十八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工业设计师项目以“智能零钱盒”为主题,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设置任务,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化智能手段+产品设计打造一个个性化的智能零钱盒,在宣传勤俭节约的同时让存钱变得更有趣味和动力。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存志学校马欣予设计了一款采用戈德堡机械装置的零钱分拣结构,一系列精巧的连锁装置与特别的光影设计,将“存钱”的过程精妙演绎“滴水成海积少成多”理念。激发孩子们好奇心和满足感,潜移默化地让他们领悟到“钱财来之不易,要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申城青少年创新热情不减,第十八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设结构工程师、建筑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软件工程师、航天工程师、工业设计师六大板块8项竞赛项目,吸引了全市五万余名中小学生积极响应。经过区级选拔推荐,共有来自16个区908支参赛队1608名学生入围市级决赛。

第十九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设结构工程师、建筑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软件工程师、航天设计师、工业设计师等六大板块,坚持面向未来关注科技发展,同时强调工程师思维的培养,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现实问题的创新思考与实践探究能力。大赛启动后,将于11月进行市级终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