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科普顺利“出圈”?这群妇产科医生有话说
2022-09-2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科普不是博眼球、不能仅靠昙花现,让科普顺利“出圈”、真正“落地”,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成为沪上医院科普工作探索的重要方向。

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市健康促进中心近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用视频会议方式召开本市第三场医疗机构交流推进会,这也是本市首场专科医院健康促进工作交流推进会。构筑科普生态圈,打造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促进体系……妇产科医院通过云端交流分享专科医院科普宣传与健康促进的可持续传播方式,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助力。

打造一个立体式科普传播圈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健康科普工作,在交流沟通科普工作经验中提升医务人员科普能力,本市启动系列医疗机构健康促进工作交流推进会。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介绍,作为一所百年老院,医院通过“一个立体式科普传播圈、一批高质量科普文章、一系列可视化新媒体作品、一场场破圈科普活动、一套全面完善的科普管理制度”,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妇产科医院科普品牌。

“一个立体式科普传播圈,是依托医院在专业领域强大的学科实力,通过带头人引领发展一大批科普权威,形成以医院官方融媒体矩阵为核心、借主流外媒矩阵扩大影响外延、37个院内新媒体账号同频共振的立体式科普传播圈。”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介绍。

一批高质量科普文章,则是由医院在长期科普工作中建立起的妇幼健康高质量科普文章库,贯穿女性全生命周期,从预防到康复的一体化健康服务理念有机融入,同时探索尝试漫画、动画、短视频等多样化形式匹配不同人群的接受偏好,最大化提升科普传播效率。

此外,一系列可视化新媒体作品,则将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演绎成群众听得懂、乐意听的科普知识;而一场场科普活动,则通过极富亲和力的现场感、互动性及即时传播效果产生“破圈”效应,丰富多彩的活动构筑良性科普生态圈。

“一套科普管理制度,这是科普作品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华克勤说,“为确保科普作品客观与正确,医院严把出口关,由专业科普人员严格遵循国内外公认、权威的医学指南完成科普内容三级审核机制,并确保与健康科普前沿知识保持同步。同时,在制度上对科普管理进一步完善,将科普融入整体发展规划,成立健康与教育健康促进委员会,完善科普组织架构;将科普业绩纳入职称评审机制及医护综合素质评价,极大提高院内医务人员从事科普工作的积极性。良好的科普氛围使医院获得‘上海市健康科普基地’称号。”

“双向驱动”让科普与学科同步发展

作为一种融语言艺术、舞台表演、戏剧冲突于一体的新形式,科普舞台剧是该院“科普出圈”的不二法宝。“选内容、定主题、磨剧本、择演员、勤排练、善剧务,我们希望能赋予医学科学知识以情感和人性,增强人文感染力,潜移默化让科普‘出圈’。”红房子话剧社卜涛社长在分享中说。

“我们的科普宣教模式是从‘在线答疑’到‘互助学习’、再到‘科普落地’。产妇群有两个特点,一是问题众多,但重复率高;二是喜欢自发交流经验,但暴露出‘不学习、乱学习、不会学’的弊端。我们一方面及时纠正她们的错误认知,另一方面制作在线答疑表,并时不时进行测试,提高她们知识的准确度。”该院产科医生朱好用微信群运营经验作现身说法:在群里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催生大量优秀科普作品,并经过自媒体传播惠及更多准妈咪,缓解她们的求知焦虑。

“科普‘出圈’‘落地’,能让更多女性和家庭获益,这毋庸置疑。”该院科普专家邹世恩说,他本人以轻松幽默的风格、专业权威的内容和别具一格的视角创办知名个人科普品牌“恩哥聊健康”,在微信公众号、小红书、快手等多个新媒体平台为无数女性普及健康知识。但他坦言,也曾遇到瓶颈:“科普传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尤其对于专科医生而言,当科普达到一定的量,难免会感到江郎才尽、力不从心,粉丝数增长也会遇到停滞。”因此,他用自身经验为大家提出建议:“勤更新,多互动,放下‘偶像包袱’,不忘初心。”这样,科普之路才能走得长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