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椒”创历史最佳成绩!第三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落幕
上海代表队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4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这是上海代表队在刚结束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取得的历史最佳成绩。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市教委获悉,经过激烈角逐,本届竞赛中,上海市徐汇区汇师小学严琴、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团结湖分校东雪婷、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蒋妍兮、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陈阳、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谭立婷等25名青年教师分获小学组、中学语文组、中学数学组、中学英语组、中学思想政治组一等奖,50名教师分获五个组别的二等奖,其余58名教师获三等奖。
为在基础教育领域突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导向,本届竞赛在往届设置四个组别(小学、中学语文、中学数学、中学英语)的基础上,增设了中学思想政治组,同时小学组学科范围除原有的“语文、数学、英语”外增设“道德与法治”。
竞赛分两个阶段进行,初赛由各省(区、市)组织当地中小学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遴选出本地区参加全国决赛的优秀选手。获得参加决赛资格的青年教师是从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70个市级行政区的2000多所中小学校的22万名选手中选拔出来的。实际参加决赛的选手共133名,来自30个省(区、市),平均年龄35岁,男女性别比例分别为22.6%、77.4%。其中,高级教师13人,占9.8%;一级教师83人,占62.4%;二级教师33人,占24.8%;三级教师2人,占1.5%;其他2人,占1.5%。
为更好地备战本次比赛,上海市教育工会积极组织开展选拔工作,举办“第四届上海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经过校赛、区赛、市赛层层遴选,推出5名优秀教师代表上海参加五个组别的决赛。最终,徐汇区汇师小学严琴获得小学组一等奖,宝山区庙行实验学校罗佳骏获得中学数学组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陈静文获得中学英语组一等奖,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石莉获得中学语文组一等奖,曹杨第二中学郑佳获得中学思想政治组二等奖。
上海市徐汇区汇师小学严琴老师获小学组一等奖
宝山区庙行实验学校青年教师罗佳骏坦言,能取得这一成绩,除了自身的努力和学校的培养外,还得益于宝山区教育局打造的“青陶工程”爱岗敬业精英研修项目。不同于以往的教师培训,“青陶工程”爱岗敬业精英研修项目实现了“跨部门”的通力合作,而且旨在“精准发力”。项目涵盖了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及幼儿教育10个学科培训班,通过上海市学科名师带教指导、组织学科专业培训等方式,让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为教学育人的骨干力量。
上海市宝山区庙行实验学校罗佳骏获中学数学组一等奖
“我们学校青年教师居多,学校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培养非常重视。”罗佳骏说,自己每一节课的成功都是整个团队合作的结果,每一节课的背后都是全组所有同事们的付出,“我们数学组的9位教师平均年龄33岁,看似青涩但教研氛围却非常浓厚。每当有组员参加展示或比赛活动,全组都会积极参与磨课,除了本校教研组,我们也常向区内区外的专家们请教,力求每一节课达到最佳效果。”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表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心正由“基本均衡”全面转向“优质均衡”,发展中国特色、一流水平的基础教育,根本依靠是建立一支 “四有”好老师队伍,而关键活力和发展潜力则来自于广大青年教师。全国青年教师竞赛平台以及已经连续举办八届的上海高校和基础教育“青教赛”,形成了覆盖全市大中小幼和职业教育各学段的青年教师岗位建功立业竞赛活动,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重要平台。上海教育部门将一如既往不断厚植关爱呵护广大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政策环境,让更多教育领域的“千里马”脱颖而出,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活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