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犇等为孙道临铜像揭幕,上影演员剧团期待前辈精神传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作为新中国“22大明星”,孙道临先生给电影界留下了诸多的影史经典作品和精神财富。为了纪念这位前辈,9月30日上午,上影演员剧团在武康路395号剧团院内举办一年一度的重阳敬老活动和孙道临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剧团牛犇等老中青三代电影人参加了活动。“师者如光,微以致远,道临老师身上所散发出的这种光,一直影响着上影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道临老师是我们剧团的一个标杆,和剧团青年演员的灯塔。”剧团团长佟瑞欣说。
牛犇等为孙道临铜像揭幕
出生于1921年的孙道临,和张瑞芳、秦怡等都是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人物,同时,他也是德艺双馨的老一辈艺术家代表。1952年,孙道临就与上影12位演员奔赴战火连天的抗美援朝前线;1953年,他作为第一批演员加入剧团,见证了剧团的诞生;1961年,他担任剧团副团长,同年被评为新中国“22大明星”。
孙道临生前生活在武康路、工作在武康路,他的无数个艺术形象和电影作品是在武康路395号孕育出来的,武康路上有他的风采和印记。也因此,在剧团这个院子里,落成孙道临铜像,一直是剧团的心愿。孙道临之女孙庆原将父亲铜像赠送给剧团后,原和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上影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王隽、佟瑞欣以及剧团艺术家代表牛犇、达式常、向梅、梁波罗等共同为铜像进行揭幕。
剧团期待前辈精神薪火相传
“今天大家看到的道临老师铜像的落成位置,坐落在演员剧团的小小花园,道临老师铜像的背后,每天早晨都有孩子们的歌声、笑声和操练声。同时这个位置,道临老师又可以仰望到他曾经生活了几十年的武康大楼,相信他永远不会感到寂寞。”佟瑞欣深情地说,此前院子里已经安置了张瑞芳和赵丹等前辈的铜像,“道临老师也将和瑞芳老师、赵丹一起守护着上影演员剧团。”
在仪式上,剧团艺术家代表梁波罗深情诵读了诗歌《没有谢幕的时候》,陈龙和蓉卓诵读了孙道临的作品《有赠》。王诗槐、崔杰、赵静、马冠英、于慧和李宗翰诵读了孙道临的诗歌《赤子之心》,以寄托剧团老老少少几代演员对道临老师的思念和崇敬。
剧团纪念孙道临
与此同时,剧团还举行了传统的重阳敬老活动。尽管由于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今年活动从简,但传统仍被延续。剧团认为,剧团老一辈电影人欢聚一堂,不仅有助于提升剧团凝聚力,对青年演员也是一次继承传统的深刻教育。
上影演员剧团成立于1953年9月4日,明年就将迎来70周年建团大庆。目前,剧团正在拍摄《我和上影演员剧团》,旨在对剧团历史进行一次系统梳理,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相信也会给中国电影留下珍贵的记忆。牛犇题写了《我和上影演员剧团》片名,在现场嘉宾的见证下,该片举行了开机揭幕仪式。
《我和上影演员剧团》开机
“无数剧团演员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剧团无比珍视几十年延续积累下来的优秀传统和荣誉。我们始终要求剧团演员以张瑞芳、秦怡、孙道临等老一辈优秀艺术家为榜样,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情操和不负伟大时代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剧团始终将崇艺尚德作为培养教育青年演员的工作重点,对演员违纪违规行为都将严格按照组织程序,依纪依规做出严肃处理。”剧团方面表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