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一公里了解滨江前世今生,徐汇“小水滴”志愿者带来“行走的团课”
2022-10-0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从西岸美术馆出发,沿着徐汇滨江一路前行,途径余德耀美术馆、听风台、乔咖啡、海事塔、龙华港桥、攀爬墙、龙美术馆……这不止是一次早晨的滨江观光游,更是一堂“行走的团课”。

讲解员是徐汇区“小水滴”青年志愿服务队的001号水滴志愿者、西岸集团团委书记邓鉴,他既是团课的主讲人,也参与了行走的团课徐汇段的设计。

国庆期间,徐汇“小水滴”青年志愿者们活跃在服务岗位上。未来将有更多的白领、大学生“小水滴”汇入水岸汇,为“一江一河”带去源源不绝的青春活力。

行走的团课讲述“一江一河”前世今生

站在徐汇滨江的海事塔前,邓鉴为大家介绍到,“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西岸海事塔,它高约41.2米,在保留原有瞭望功能的基础上,对外观进行了装饰性改造,以上海市花白玉兰、中国传统瓷器和稻穗为设计理念,利用不锈钢网架构织成一张充满弹性的表皮包裹住塔身。”

“如今随着位于上海主城区的黄浦江45公里岸线、苏州河42公里岸线先后贯通,这里成为市民漫步休憩的好地方,昔日的“工业锈带”变为今日怡人的‘生活秀带’。”邓鉴介绍说,徐汇滨江沿线值得打卡的景点很多,考虑到团课内容需要高度浓缩,因此他们选择了景点相对集中、交通也较为便利的点位。方便大家一边徒步,一边聆听“一江一河”的故事。

作为一名徐汇“小水滴”,邓鉴深感自豪,原来他还有另一重身份,就是这片水岸的建设者。他和前辈们、同事们亲眼见证着这片水岸从工业锈带经历了土地收储、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公共环境建设等全过程,直到成为现在市民游客喜闻乐见的开放空间。“能在自己的建设成果上开展志愿服务,既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回馈。在当‘小水滴’时,偶尔会遇到曾在徐汇滨江居住工作过的老爷叔、老阿姨,他们对城市面貌更新的点赞、对志愿者服务的认可给了我继续下去的力量。”

更多“小水滴”将汇聚志愿心

据悉,为认真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引导青年志愿服务形成助力社会治理的常态化品牌,徐汇团区委在团市委的指导下开展徐汇区“一江一河”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项目经过前期培育、志愿者招募选拔,并在滨江沿岸及各街镇开展了试点工作,孕育出了诸多有特色、有亮点、有温度的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开展了“青春水岸”青年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共同打造“便民水岸”“艺术水岸”“活力水岸”。

其实,早从去年“水岸汇”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以来,每月就有约20人次的“小水滴”上岗。他们主要由高校大学生群体构成,服务于滨江“水岸汇”云建筑、海事塔、格楼书吧、龙美术馆、春申港等站点,协助工作人员维护现场秩序,为来往的国内外游客提供设备操作指导、游玩路线指引等多语种、人性化的服务。

为受伤的篮球小将贴上一个创可贴,为迷途的旅人指引一个方向……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学生余峰主要服务的站点是“水岸汇”龙美术馆。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他感到了满满的幸福感。“虽然做的都是一些小事儿,但当我看到人们弹着吉他,围坐在草坪上欢歌笑语;看到远处沿江跑道上人们迎着江风慢跑等场景时,不禁感慨徐汇滨江‘水岸汇’的神奇魔力,以及‘水滴’志愿者们的重要价值!”

“你好,我手机没电了,可以借你手机打下电话吗?”在采访过程中,穿着志愿者服的00后“小水滴”吴韵文被一名路人拦住,她热情地提供了服务,之后又为路人指路。在小吴看来,这些都是举手之劳,“我是预备党员,能给游客们讲解徐汇滨江的工业遗存,为他们排忧解难是我的荣幸。”

水岸汇的运营主管徐秋鸣告诉记者,如今“小水滴”志愿遍布了徐汇滨江的22个点位,还建立了水岸汇一二三级管理系统。

记者了解到,未来“一江一河”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中的“活力水岸”小水滴志愿服务项目将在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青少年身心健康服务共享空间。在“水岸汇”春申港站点,开展针对青少年群体的艺术德育类活动,提供非遗手工、音乐疗愈等相关课程,助力青少年“双减”工作。又如在“水岸汇”各站点、西岸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等将开展各类公益志愿服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