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级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蓄力再腾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孙琪
十年来,在一次次持续升级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让自己在世界的声音越来越响。
10月11日下午,上海举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金融专场,市金融工作党委书记信亚东,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委员、副主任孙辉,上海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琦,上海证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登勇出席会议,解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十年来波澜壮阔的变迁,并对未来的发展路径作出展望。
※ 十年,上海金融市场格局日益完善 ※
“十年来,上海金融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金融总量大幅跃升,金融改革深入推进,金融开放持续扩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日益健全,国家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市金融工作党委书记信亚东介绍,这十年,上海金融市场格局日益完善,金融中心核心功能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备,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大力支持下,新设上海票据交易所、上海保险交易所、跨境清算公司、中国信托登记公司、中央结算公司上海总部、城银清算公司等多家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能力不断增强,上海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占全国比重约50%。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从2012年的528万亿元提高至2021年的2511万亿元。“上海价格”范围不断扩容,涵盖了股指、外汇、利率、重要大宗商品等,“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铜”等价格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这十年,上海金融机构体系日益健全,国际金融人才高地加快构筑。上海持牌金融机构总数从2012年末的1227家增加到今年6月末的1719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约30%,“首批”“首家”示范效应明显。金融人才高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深入实施“上海金才”工程,上海金融从业人员达到47万人。
※ 十年来,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上海金融业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努力营造适宜货币金融环境,支持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年。同时,也是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以及各金融监管机构以改革创新服务上海承载的各项重大国家战略,并取得突出成效的十年。”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委员、副主任孙辉介绍,上海金融业在支持上海经济较高速度发展的同时,也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央银行改进金融调控方式、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引导信贷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有力、有效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需求。有统计以来,上海高新技术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和绿色贷款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9.0%、32.7%和24.1%,比同期上海全部本外币贷款增速分别高出9.6个、23个和14.8个百分点。
同时,目前上海企业贷款利率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均为有统计以来的历史低位,在全国也一直是最低的地区之一。
※ 十年来,聚焦服务实体经济 ※
“目前,上海共有外资银行保险法人机构超过50家,外资省级分支机构超过100家,外资银行保险代表处77家。”上海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琦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年来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成就。
上海持续巩固金融开放门户枢纽地位。积极落实国家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重大举措,率先试点外资机构与大型银行在上海合资设立理财公司,目前已开业的4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全部落地上海;率先推进人身保险公司外资股比限制从51%提高至100%,全国前三家外商独资人身保险公司均在上海完成注册变更。全国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也在上海获批开业。对外开放的“首家”“首批”效应,体现了上海在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上的“加速度”。
过去十年,上海银行业资产和银行贷款增长均超过140%;保险深度从4.08%上升到4.56%,保险密度从3421元/人上升到7917元/人,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风险保障。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六专机制”,该项工作被国务院作为第二批支持创新改革举措进行全国推广。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加大金融资源投入,制造业贷款余额较十年前增长96%。推动成立中国集成电路保险共同体,已为12家集成电路重点客户提供保障金额近7千亿元。打造大都市型普惠金融,全辖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速超30%。
※ 十年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显著拓展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证监局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领导下,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认真履行派出机构一线监管职责,全力推进资本市场各项改革在上海取得积极进展,上海资本市场整体发展迈上新台阶。”上海证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登勇用数字介绍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成绩单。
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规模达49万亿元,十年来增长近2倍,从全球第七位跃居第三位;债券市场累计融资近34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债券市场。今年以来,上海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额107万亿元,是2012年同期的3.2倍。十年来,上海资本市场新上市期货和期权品种26个,是之前品种数量的两倍多,基本覆盖农产品、化工、金属、能源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也构建起了金融期货权益类、利率类两大产品线,为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十年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显著拓展。”为上海企业提供直接融资超过4万亿元,支持207家地方经济支柱企业和战略新兴行业企业通过上市做大做强,120家次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资产重整、加快转型升级。上海科创板上市公司总市值和首发融资规模均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一,“硬科技”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此外,上海股权、创投基金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本金超8500亿元,有力促进创新资本形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孙琪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