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航天、航空、船舶、电气等“大国重器”,闵行诞生一个重量级发展共同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通讯员 戎长春/文 杨力佳/图
由上海航天担任轮值主席,汇聚了航空、船舶、电气、仪电等肩负“大国重器”的央企国企领衔,昨天下午,闵行区诞生了一个重器“莘”方阵发展共同体,旨在探索推进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在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集结经济发展多主体,推动央企国企领跑、机制保障助跑、助力企业伴跑,形成国内乃至国际竞争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莘庄工业区深耕制造业27年,在发展过程中,上海航天、中船重工、上海电气、上海仪电等历来承担着国家重点发展任务的央企、国企一直是园区发展最坚强的基石。与此同时,随着这些企业成长起了一批同样有着家国情怀的创新型民营企业。今年全市前100 硬核科技企业,莘庄工业区有4家入围。
目前,莘庄工业区已入驻各类研发机构106家,拥有专精特新企业111家,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成功申报多个国家重大基础科研项目,在载人航天工程、登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等重大项目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龙头企业的技术储备与规模优势,推动园区内更多的创新企业成果落地,链接更多的创新项目市场转化,打造“国之重器”优势产业创新高地,释放更强大的产业集群动能。
“多年的深耕发展,莘庄工业区已经逐渐成长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科技成果的转化地、高端制造的集聚地。”莘庄工业区党工委书记曲峥介绍,通过国企带民企、大企带小企、党员带群众,打造重器“莘”方阵,构建发展共同体,既符合园区新发展阶段的实际,也是在踏踏实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有信心、有举措,与所有企业一起携手共同扛起重器‘莘’方阵的发展大旗。”
据介绍,莘庄工业区重器“莘”方阵发展共同体由9家单位共同发起,并采用轮值主席制,轮值主席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轮值主席”,共享资源、共建阵地、共育人才。
为了让成员单位进行更精准的对接服务,莘庄工业区组建了链动服务、金融服务、创新服务三个专委会,推出需求、项目和资源3张清单,充分放大党建的平台效应。
此外,莘庄工业区还设立了协同创新中心,让有意愿的企业更好地找到生态链、找到合作伙伴、找到发展机遇。
莘庄工业区打造“用、产、学、研、媒”的创新合作系统工程,突出以企业为主体、用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的新变化,在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等环节进行系统合作。通过实现技术创新上、中、下游及创新环境与最终应用的对接与耦合,促使传统产学研结合在实践上再一次深化。
据悉,闵行区枢纽党建·在线会客厅专门开设莘庄工业区频道,结合工业区实际打造党建引领“用产学研媒”一体化云端枢纽平台。在线会客厅•莘庄工业区频道围绕重器“莘”方阵发展共同体主题,开设嘉宾访谈、线上培训、在线论坛、政企对话等功能板块,推动产业链上企业资源统筹集成、融合共享。
闵行区委书记陈宇剑说,制造业是闵行的“立区之本”“兴区之器”“强区之基”。长期以来,闵行始终坚持“制造业立区”不动摇,“四大金刚”“五朵金花”在新中国发展史上留下璀璨印迹,航天城至今仍饱含着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航天、航空、船舶、电气等“大国重器”纷纷扎根闵行,成为闵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战略支撑,推动闵行先进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通讯员 戎长春/文 杨力佳/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