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开展生态观测,全市将建12个这样的站点
2022-11-0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得起多早?树木更容易在白天还是晚上生长变粗壮呢?怎样种植植物可以“接到”更多的灰尘呢?一项开展了10年的森林生态科研观测可以解答这些疑问。今天上午的中山公园,通过各种形式展现了在上海开展的各种城市生态实践,也拉开了第八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生态践行活动”的序幕。

 ◆ 中山公园里还有个生态观测站 ◆ 

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奇妙的协奏曲,虫儿鸟儿是“大自然乐队”里出色的演奏家和歌唱家。城市公园里人流匆匆,使得嘈杂的人工声也加入了这场协奏曲。通过分析这些声音,来进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从今年疫情后开始开展的一项实践。

观测研究站站长、上海交大副教授殷杉告诉记者,通过人工分析不同声音,可以解答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鸟类的叫声会从清晨4点持续到晚上,但早上5点是最高峰,因为此时要开始觅食了,而晚上17点正是第二次觅食时间,也会迎来第二个鸣叫高峰,但比早上低很多,可能就是受到了人类干扰更多的原因。而虫子大多数活跃阶段是晚上,早上5点开始活动迅速减弱,恰好对应了鸟类的捕食时间。“这些科学研究的数据,可以告诉我们大自然界的规律和故事,给人类的行为带来参考。”

比记录声音更早的观测是针对树木的生长和森林固碳效能的监测。每分钟可以以微米级的变化来记录树木生长的径向生长仪,可以帮助探测树木的生长规律。“研究可以发现,混种的近自然林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比如以香樟为主的混交林,就比人工香樟纯林的年平均胸径生长量高2倍。这也给我们启示,通过乡土树种混交,营造近自然林,可以促进城市森林提供更优质的生态系统服务。”殷杉表示。

而通过长期的监测,也能发现树种对于减霾治尘的不同影响。“我们采集了20种常见树种对比,可以发现,针叶树种的滞尘能力高于阔叶,表面粗糙度、叶片密集度、气孔等也对滞尘能力有很大影响。”这样的研究成果就可以为树木种植、树种选择等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在浦东等地的绿化改造中就做了实际应用。

 ◆ 12个观测站将覆盖全上海 ◆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殷杉告诉记者,这样的森林观测站不仅只有中山公园里设有,包括靠近外环的浦东金海湿地公园和崇明岛也都已建成。“我们想在上海一共布设12个观测站,形成一个观测网络。选址会考虑到上海各种不同生态功能,如水源涵养、生态片林、污染隔离、公园等,覆盖范围也希望从中心城区到近郊、远郊,涵盖上海的五大新城,以及临港、长三角示范区等等。”

据介绍,通过不同功能区的观测研究,希望能对上海的生态环境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发挥森林的生态价值,打造更健康的生态环境,让人与自然相处得更为融洽。“我是搞科学研究,我非常想知道在森林当中在自然当中到底在发生些什么?城市森林究竟对城市环境和人类健康有怎样的贡献,人类活动又会对它们产生何种影响,搞清楚这些之后,可以指导林业部门如何来科学种树,如何在越来越有限的空间里发挥更多的功能,形成质的提高。”殷杉表示。

11月1日上午,在第八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市绿化市容局分会场“生态践行活动”现场,除了现场展示的这一城市绿地和森林生态效益智能监测系统,还可以了解到以中山公园为代表的城市公园趣味科普森林“碳库”“氧吧库”和“基因库”功能。位于公园3号门的0909悬铃木古树则“现身说法”,展示了如今上海运用数字化手段精细养护古树名木的科学方法。

据悉,在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期间及其前后,本市动植物园、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还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科普活动。包括举办首届上海市民社区花园节、上海市民观鸟大赛、2022年金秋赏菊季、2022年金秋赏蝶季、上海植物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展”巡展和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云看馆等,吸引市民走进公园绿地等各类科普场所,走出家门、亲近自然,切身体验上海公园城市建设成果,增强市民群众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