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全员保研!上中医同寝室四名女生向往揭秘脑科学助力康复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9级康复医学院有个“研值爆表”的寝室,同寝室的四名女生在今年推免期间成功上岸,全员保研到心仪院校。其中一名直博到浙大医学院,两名同时到复旦脑科学研究院,还有一名保研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攻读硕士。生逢其时,矢志奋斗。她们说,将继续向着医科不断攀登学业高峰,探索人类健康的奥秘,共赴灿烂前程。
◆ 相互扶持,并肩作战 ◆
浙江、江苏、广西,来自不同省份的四名00后因为缘分住进了同一间寝室。沈倩如,曾为校学生会学术部负责人,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位列专业第一,现保研至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校传媒中心干事、校学术部干事的丁佳俐,和沈倩如一同求学的年份由此要“续费”了,她同样保研至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
同寝室的胡梦婷,是一名学生党员,担任班级班长、校学生会学术部负责人、康复协会组织部干事,现保研至浙江大学医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叶青,曾担任班级生活委员、校团委实践部干事,现保研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攻读硕士学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全员保研的寝室里,有着浓厚学习氛围是一种必然。虽然在学习方式和习惯上四人各不相同,但是大家都信奉并践行着信息互享、互帮互助和并肩作战。
回首四年求学路,多少个5点多的清晨,几个人匆匆在寝室楼门口的贩卖机买了面包饼干当做早饭,就一起前往教学楼背书了;为了一份完美的小组作业,大家一遍遍地讨论、互相补充,一遍遍地修改,甚至在课堂展示的前20分钟还在不断完善;为了准备实操考试,一遍遍地互相充当模特,进行康复评估与治疗的实操演练。
伴着学习,还有许多暖心的记忆萦绕彼此的心头:互相帮忙抢占第一排座位时最好使的书包、水杯;生病时总是适时出现的热水和感冒灵冲剂;焦虑时刻室友们轻声细语的暖心安慰与耐心细致的出谋划策……这些瞬间给予着彼此最多的力量和安慰。
一路上的相互扶持,让她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更加勇往直前。各科期末考开考、各大高校陆续发布夏令营报名通知,即使多线并进,压力丛生,但四名女生通过互相打气、团结协作都一一化解了。
作为中医学子,她们每天都还会抽出一定的时间运动,健身操、太极、八段锦,丰富的课间操为备战“保研”这一关键时期充电蓄力,她们共同分享获取的信息,交流各自的目标,讨论对未来的规划,小小的寝室中蕴藏着她们大大的理想。
◆ 各有所长,绚丽多彩 ◆
除了学业,寝室生活也为共同走过的四年光阴留下浓墨重彩的青春注脚。
四名女生性格不同,各有所长,在共同把寝室营造成一个温馨的避风港的四年里,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沈倩如机智果敢,蕙质兰心,被誉为这个小团体的“诸葛孔明”,她的理性中渗透着感性,一针见血又善解人意;胡梦婷温柔大方,耐心负责,“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她刚柔并济,是寝室坚实的后盾;丁佳俐热情勇敢,聪明伶俐,是宿舍的“小太阳”,她刻苦钻研,“打破砂锅问到底”是她的标签,她还荣获了上海市奖学金;叶青踏实沉稳,严谨认真,她的座右铭是“慢工出细活”,相信水滴终将石穿。
四人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丁佳俐参加了学校的龙舟队和合唱团,常常划船和跑步,她喜欢唱歌,感受音乐的生动韵律;叶青爱好摄影和旅游,善于观察记录生活的点滴美好,打羽毛球是她锻炼身体的方式。
沈倩如是校合唱团的一员,同时她热爱探索新的事物,探店是她周末的不二选择;胡梦婷喜欢游泳和跳舞,强身健体的同时发掘新的技能。丰富的兴趣爱好放松了她们的身心,缓解了她们的压力,是她们补充能量的最佳选择。
在睡前,她们还会互相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轻声合唱,在乐声中交融的不仅是释放的压力,还有绵长的友谊。在防疫的关键时期,她们也积极报名参与抗疫志愿服务,一起化身“大白”,为保障楼栋同学的安全和有序生活而奔走。临近毕业,这个寝室里还产生了一名光荣的大学生党员和三名入党积极分子,她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做服务群众的先锋。
互相包容,亦是彼此相处融洽的秘笈。沈倩如说,大家都会积极听取彼此的建议和想法,相互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早起的同学会轻声洗漱和收拾东西,不影响还在睡觉的其他人。晚上自觉熄灯是她们宿舍的惯例,为已经上床的室友提供安然入睡的环境。
◆ 生逢其时,矢志奋斗 ◆
作为2019级大学生,经历着特殊的大学生活,但四名女生依旧积极投身各种学生工作与社会实践,各自努力追着光、发着光。
进博会志愿者、迎新志愿者、智慧导医志愿者、小学暑托班志愿者、毕业典礼志愿者、学院毕业歌会志愿者、辩论赛志愿者、地铁导引志愿者、校抗疫防疫志愿者……校内校外,都能看到她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身影。
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校学生会学术部负责人、团委实践部干事、校广播台干事、康复协会组织部干事……长路灿灿,她们在不同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大学四年,康复治疗专业教会她们赋岁月以生命,她们也在学习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征途漫漫,在未来的道路上,她们将继续奋斗,共赴远大前程。沈倩如介绍,多种重大脑疾病,比如脑卒中、帕金森、自闭症、抑郁症都源于脑部病变。目前脑功能机制、脑疾病发生原理的理解阻碍了临床脑疾病的治疗,探索脑科学则能更加科学高效地帮助临床患者的康复。揭秘脑科学,助力康复梦,可以说是她们共同的心愿。
应青年报之邀,四位女生还各写下一句话,为未来的自己打气加油——
叶青:解决更多的功能障碍难题不再遥远。
沈倩如:我们终将认识自己。
丁佳俐:脚踏实地探索大脑奥秘。
胡梦婷:为理解精神的本质和意志的限度而不懈努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