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青年使命”专题研讨会举行
2022-12-0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12月8日,由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研究所主办的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青年使命”专题研讨会在杨浦校区图书馆举行。众多青年研究专家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就这一主题各抒己见。

不断增强的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年化阐释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褚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中国式现代化是当代青年的宝贵机遇,也是当代青年的重大责任,更是当代青年的广阔舞台。他认为,当代青年要坚持正确人生方向,练好台前功夫;要掌握过硬本领,练就台下功夫;要发扬斗争精神,做好台上功夫。

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吴晓明,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教授、博导、中央团校科研与智库工作部主任廉思等两位专家作主旨发言。

吴晓明提出,从理论上来讲,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和道路,都必须根据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来具体化。根据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而开展出来的现代化,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来历。从实践方面来讲,中国式现代化就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这一现代化进程的根本特征是与马克思主义建立起本质的联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描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从根本上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它的目标取向乃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廉思则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阐释了青年对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重大意义。他提出:当前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阶段性挑战,青年是其中的关键变量。当代青年具有时空压缩、平行宇宙、移动互联三个时代特点。“随着当前年轻人学习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要妥善解决好他们关心的职业发展、住房租房、婚恋家庭等问题,不断增强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年化阐释,发挥好青年政策的杠杆作用,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要把青年工作作为一项战略工作来抓

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会首席专家、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二级研究员杨雄,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何云峰,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青年学报》原主编刘宏森,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栏目主编、高级记者、智库专家王多,《青年报》副总编王东等五位专家分别作主题发言。

杨雄认为,要把青年工作作为一项战略工作来抓;青年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强青年思想引领,要武装青年,感召青年;要掌握青年工作的方法论,要做青年朋友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要处理好青年与时代的深刻关系,一是与党的关系,要听党话、跟党走,二是与时代关系,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三是与青春关系,施展才华、实现梦想,四是与民族复兴关系,脚踏实地、敢想敢为。

何云峰从理性的厚度、人性的厚度、生态的厚度、劳动的厚度、历史的厚度五个方面阐述了现代文明的共性;从文明进路的个性化、文明形态的特色化、文明进步的程度有差异三个方面讲述了现代文明的个性。“青年人必须要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胸怀世界,全面了解人类文明的各个形态。必须践行现代文明的共识,将人类文明的已有厚度坚守住、赓续下去。必须牢牢地坚持文明推进路径的个性化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我们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必须在个人全面发展与人类共同文明的互动关系中寻找生根发芽的归宿点。”

“人才是最重要的核心战略资源,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思维能力水平,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式把握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刘宏森认为,教师要帮助青少年学习和掌握科学思维方式,帮助青少年明辨是非,在大是大非面前作出正确的选择,帮助青少年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有新发现、新创造,在有效破解我国科技种种被“卡脖子”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人才。

王东提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广大青年,包括青年学生,需要承担起肩负的历史使命:要励志,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要勤学,努力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本领;要奋斗,矢志艰苦奋斗,构筑精彩人生。《青年报》将加强阵地建设、强化内容建设、探索多元表达,和广大青年一道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崭新青春篇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