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首条,武宁路快速化改建工程主线地道今晚通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郭容/图、视频
今晚22时,由城投公路负责建设,上海建工集团、隧道股份上海隧道负责施工的武宁路快速化改建工程主线地道就将通车。这是普陀区第一条连接中环线和内环线的地下快速通道。今天上午,记者提前探访这条新建快速通道。
据介绍,武宁路快速化改建工程西起中环真北路立交京沪高速入城段,沿现状武宁路走向,经过大渡河路、兰溪路、曹杨路、中山北路等交叉口,向东穿越内环高架路后至东新路,全长3.1千米,其中地道主线长约2.8千米,沿途在大渡河路、中山北路错位设置2对进出口匝道。地道全线采用明挖法施工,主线建设规模为单层双向四车道,匝道汇入点增加一条集散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主线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匝道设计速度40千米/小时,通行限高3.0米。
武宁路地道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中心城西北部快速路网体系,提升武宁路道路容量、分流过境交通流量、释放周边道路交通压力,促进武宁路沿线区域城市更新、支撑区域发展、提升区域城市品质。
城投公路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武宁路地道与轨交15号线在大渡河路口垂直交叉,与轨交14号线中宁路站至曹杨路站间盾构隧道长距离共线并局部交织重叠,与14号线中宁路站3号出入口横向人行过街通道合建,地道主线东新路敞开段与现14号线曹杨路站局部上下叠合,同基坑共享围护结构。为合理使用建设空间、兼顾各自建设节点,武宁路地道规划建设之初,即与轨交14号线、15号线建设方充分沟通,明确了“以时间换空间”的集约协同建设原则,武宁路地道提前加固、快速施工,先于地铁盾构推进前完成主体结构,实现了地下空间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节约了城市用地和建设成本。
这一工程还实现了多层穿越,突破空间极限。武宁路地道中山北路节点是整个工程最复杂、难度最大的核心节点之一,该区域自上而下共有五层空间结构,分别为第一层内环高架、第二层武宁路地面道路、第三层武宁路地道、第四层3500合流总管和第五层轨交14号线盾构。武宁路地道采用明挖法开挖施工,地道底板距离3500混凝土管仅0.5米,对周边构筑物的保护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精度。项目建设最终攻克了城市隧道极限穿越地下构筑物建设难题,为类似工况条件下的地下工程建设提供了经典范例。
此外,武宁路地道克服施工空间狭小、周边环境复杂、交通组织受限等先天不足,通过多路段、多频次翻交、在基坑周边及路口广泛设置栈桥,来满足施工、过境交通和居民日常通行需求。
功能设计上,武宁路地道采用“开天窗”形式沿线设置多处出地面风井,使隧道具有“自动呼吸”律动,大大降低运营设备功耗。建设过程中,重点保护区域应用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系统保障基坑安全,桃浦河桥节点采用大直径管道连通围堰两侧保障活水长清,曹杨路节点“田”字形顺时针“弹钢琴”分块开挖保障轨交11号线运营安全,真正做到了绿色、和谐、安全。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首次在富水软土地区复杂环境下明挖隧道中成功应用全预制结构和装配整体式结构,对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工业化智能建造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郭容/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